青钱柳生殖发育解剖学初探
致谢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·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| 第10-16页 |
·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| 第11-12页 |
·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| 第12-13页 |
·双受精过程 | 第13-15页 |
·合子的形成及幼胚的发育 | 第15页 |
·胚和胚乳的发育 | 第15-16页 |
·青钱柳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·青钱柳生态生物学特性 | 第16页 |
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人工资源培育 | 第17-19页 |
·青钱柳种质种源研究 | 第17页 |
·青钱柳的繁殖技术 | 第17-18页 |
·青钱柳人工林的定向培育 | 第18-19页 |
·青钱柳的综合开发及未来研究趋势 | 第19-2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青钱柳物候学的研究 | 第20页 |
·青钱柳花芽分化研究 | 第20页 |
·取样时间 | 第20页 |
·处理方法 | 第20页 |
·常规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| 第20-21页 |
·试剂的配制 | 第20页 |
·材料的处理 | 第20-21页 |
·电镜制片过程 | 第21-22页 |
·扫描电镜制片过程 | 第21-22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处理 | 第22页 |
·青钱柳花粉耐贮性及生活力的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花粉的收集 | 第22页 |
·花粉含水量测定 | 第22页 |
·花粉生活力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花粉贮藏 | 第23-24页 |
·青钱柳大小孢子发生和雄雌配子体的研究 | 第2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53页 |
·青钱柳物候学观察 | 第24-29页 |
·芽膨大期 | 第24页 |
·展叶期 | 第24页 |
·花芽伸长期 | 第24-25页 |
·开花散粉期 | 第25页 |
·结果期 | 第25页 |
·种子成熟期 | 第25页 |
·落叶期 | 第25-26页 |
·越冬期 | 第26-29页 |
·青钱柳雄性生殖器官形态发生 | 第29-36页 |
·雄花花芽形成 | 第29-30页 |
·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育 | 第30-31页 |
·花药的发育 | 第30页 |
·花药壁的发育 | 第30-31页 |
·小孢子的发生 | 第31页 |
·雄配子体发育 | 第31页 |
·雄配子体发育和绒毡层细胞发育的相互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雄花发育外观形态与解剖结构特征 | 第32-36页 |
·青钱柳雌性生殖器官形态发生 | 第36-40页 |
·雌花花芽形成 | 第36-37页 |
·花芽分化初期 | 第36页 |
·雌蕊花序原基出现期 | 第36页 |
·总苞及花萼原基形成期 | 第36页 |
·雌蕊分化期 | 第36-37页 |
·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| 第37页 |
·胚珠的发育 | 第37页 |
·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| 第37页 |
·雌花发育外观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关系 | 第37-38页 |
·雌蕊与雄蕊发育过程对照 | 第38-40页 |
·青钱柳雌花柱头形态学 | 第40-42页 |
·青钱柳花粉形态研究 | 第42-45页 |
·青钱柳花粉外部形态 | 第42页 |
·青钱柳花粉内部形态 | 第42-45页 |
·青钱柳花粉生活力测定 | 第45-53页 |
·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培养基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的差异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含水量、温度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 | 第48-53页 |
·花粉含水量对花粉耐贮性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·温度对花粉耐贮性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 讨论 | 第53-59页 |
·青钱柳雌雄花发育与果实空粒率高的关系 | 第53-55页 |
·青钱柳传粉和授粉机制 | 第55-56页 |
·青钱柳花粉形态及其进化 | 第56-57页 |
·青钱柳花粉贮藏特性 | 第57-59页 |
5 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6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