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研究--以A高校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9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创新之处、研究目标、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论文创新之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第18-19页
第二章 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内涵及特点第19-26页
    一、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概念第19页
    二、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演变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建国初至60年代初: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1977至1983年: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1986年至1999年: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2000年以来: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制第20-21页
    三、岗位聘任制的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岗位向人才资源市场开放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促进教师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明确教师与学校的契约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拓展了教师职业发展空间第22页
    四、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——人岗匹配理论第22-26页
第三章 A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的现状第26-36页
    一、A高校岗位聘任制实施概况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岗位聘用工作程序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聘任条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岗位职责(即聘期任务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聘后管理第30页
    二、A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已有的成效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师岗位聘任制基本框架已经建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岗位的设置日渐完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推行了岗位动态管理第31页
    三、A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岗位设置方面:岗位分析未能体现学科建设战略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聘用过程方面:岗位聘任未能体现岗位职责要求的素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考核评价方面:考核评价不够科学,未能做到“优胜劣汰”第34-36页
第四章 A高校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一、内在因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受传统人事制度的影响仍然很深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岗位设置不合理,岗位分析不到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聘用过程的开放程度不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第37页
    二、外在因素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家编制和工资政策与岗位脱离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人才市场不健全第38-39页
第五章 完善A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对策与建议第39-48页
    一、高校层面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科学进行岗位分析,完善岗位制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规范聘用过程,增强市场开放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,加强考核管理约束力第41-44页
    二、政府和社会层面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明确政府在教师聘任制中的角色定位,促进高校自主发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健全社会保障体系、建立教师退出安置机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完善社会组织客观评学功能第46-48页
结语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附录第53-5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政府干预背景下债务融资对民营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审计意见、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融资--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