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--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

基于碳捕集的联合钢铁企业减排系统优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第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结构框架第15-17页
第2章 中国钢铁行业概况第17-26页
    2.1 钢铁生产流程第17-19页
    2.2 钢铁行业的能耗第19-21页
    2.3 钢铁生产的碳排放现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钢铁企业的碳排放源及计算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钢铁行业CO_2排放情况第23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3章 钢铁行业的减排技术第26-48页
    3.1 间接减排技术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技术分布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技术类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技术普及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技术水平等级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技术的减排效果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技术间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3.2 直接减排技术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吸收分离技术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吸附分离技术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膜法分离技术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低温分离技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水合物分离技术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直接减排技术对比及应用第41-44页
    3.3 技术的经济性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间接减排技术经济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直接减排技术经济性第45-4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4章 联合钢铁企业减排系统优化模型第48-57页
    4.1 系统组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原辅料及燃料采购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产品生产模块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间接减排模块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碳捕集模块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自备电厂模块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项目收益模块第51页
    4.2 钢铁企业减排系统优化模型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目标函数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约束条件第53-55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5章 模型应用-案例研究第57-81页
    5.1 研究系统概况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生产设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CO_2排放情况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减排技术第59-60页
    5.2 情景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5.3 结果分析第61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准情景下的联合钢铁企业减排系统分析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减排情景下的联合钢铁企业减排系统分析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碳捕集情景下的联合钢铁企业减排系统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间接减排情景下的联合钢铁企业减排系统分析第76-7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0页
附录Ⅰ 模型参数和变量说明第90-95页
附录Ⅱ 碳排放系数第95-9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96-97页
致谢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安全治理中的参与型行政研究
下一篇:降低网络时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