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山地城市生态保护中的山空间划定--以自流井南部片区生态保护规划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山:山地城市的核心生态要素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山空间界定:山地城市生态本底保护的主体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重边界,轻关系:当前山空间提取的缺失第13-14页
    1.2 选题方向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方向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概念释义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山地城市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态空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山地生态系统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生态城市第20-22页
    1.4 研究范围、内容、方法、框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范围界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研究框架第24-25页
2 山空间界定的理论溯源第25-37页
    2.1 山空间界定的自然地理学理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基于山地垂直气候分异对山空间的界定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于地貌成因的山空间界定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山空间界定的区域地貌学理论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海拔高度派对山的界定相关研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相对高度派对山的界定相关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混合派对山的界定相关研究第29-31页
    2.3 山空间界定的城市学理论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传统风水中的山空间界定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划线管控视角的山空间界线划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人居视角的山空间定量界定第33-37页
3 山空间的结构化认知途径第37-61页
    3.1 山空间的结构化认知原理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貌综合概念解译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貌综合对山空间的认知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山空间结构化的启示第41-43页
    3.2 结构化认知中的山空间特征要素第4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貌形态与功能、过程关系认知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空间形态与水文功能、过程关系认知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境结构与生态功能、过程关系第54-57页
    3.3 山空间特征要素的生态交错带意义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山地生态系统基本单元的划定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生态交错带对山空间认知的深化第58-61页
4 循水理山逻辑下山空间划定的技术方法第61-79页
    4.1 山空间自动划定:山空间划定的地貌自动综合趋势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貌自动综合的动因:空间信息的快速提取和综合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貌自动综合的本质——山水形态信息提取的变化观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地貌自动综合对山水空间结构的自动提取第63-70页
    4.2 山空间自动划定的介质及原理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DTM:山空间自动划定的介质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山空间自动划定的相关原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可视化:山空间形态自动提取的技术支持第72-74页
    4.3 循水理山:山空间划定的方法逻辑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GIS环境中山空间划定的“循水理山”逻辑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“循水理山”逻辑中的水系自动提取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“循水理山”逻辑中的山空间自动划定第77-79页
5 案例研究——以自贡市自流井南部片区生态保护规划为例第79-99页
    5.1 研究区域概况第79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.区位概况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土地利用现状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林地资源利用现状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水空间分布现状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生物多样性概况第84页
    5.2 “循水”:自流井南部片区水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字高程模型的提取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自然水系空间(山谷线)的自动提取与分级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水生态空间格局构建第87-88页
    5.3 “理山”:自流井南部片区山体划定和山空间生态保护第88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规划区现状山体特征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自流井南部片区山空间提取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基于生态功能识别的山生态空间保护第91-96页
    5.4 山空间划定的规划支持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对城乡空间管制分区的支持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对城乡建设用地选址的支持第97-99页
6 结论与展望第99-10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9-10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0-101页
致谢第101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09页
附录第109页
    A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09页
    B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第109页

论文共1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网络视角下的重庆市开州区丰乐移民社区评价与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资源评价的四川巴中南江县城特色塑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