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1-15页 |
1.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.2.2 理论基础 | 第13-15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5-2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3.3 简要述评 | 第22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22-23页 |
1.5 研究过程与方法 | 第23-26页 |
1.5.1 研究地点 | 第23-24页 |
1.5.2 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1.5.3 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2 农地流转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 | 第26-30页 |
2.1 农地流转对城镇化有推动作用 | 第26-27页 |
2.1.1 农地流转为农民工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 | 第26页 |
2.1.2 农地流转为城镇化提供条件支撑 | 第26-27页 |
2.2 城镇化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 | 第27-28页 |
2.2.1 城镇化加速农业现代化 | 第27页 |
2.2.2 城镇化加速农地流转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| 第27页 |
2.2.3 城镇化促进农民工沿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| 第27-28页 |
2.3 研究假设 | 第28-30页 |
3 样本镇农地流转情况的描述与分析 | 第30-52页 |
3.1 样本镇的基本情况 | 第30-33页 |
3.1.1 样本镇概况 | 第30页 |
3.1.2 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3.1.3 样本镇基本人口情况 | 第31-33页 |
3.2 样本镇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| 第33-39页 |
3.2.1 流转土地的基本情况 | 第33-36页 |
3.2.2 未流转土地的基本情况 | 第36-37页 |
3.2.3 农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| 第37-39页 |
3.3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9-52页 |
3.3.1 模型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| 第39-42页 |
3.3.2 模型变量相关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3 农地流转模型的设定 | 第43-44页 |
3.3.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3.5 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 | 第46-52页 |
4 样本镇农民工城镇化的描述与分析 | 第52-72页 |
4.1 农民工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| 第52-54页 |
4.1.1 农民工城镇化状况 | 第52页 |
4.1.2 农民工城镇化的特点 | 第52-54页 |
4.2 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基本情况 | 第54-57页 |
4.2.1 农民工城镇融入状况 | 第54-55页 |
4.2.2 农民工融入城镇存在的问题 | 第55-57页 |
4.3 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7-72页 |
4.3.1 模型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| 第57-62页 |
4.3.2 模型变量相关性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3.3 城镇融入模型的设定 | 第63-65页 |
4.3.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| 第65-72页 |
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72-80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72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72-80页 |
5.2.1 依法有序地推动西部农地流转 | 第73-74页 |
5.2.2 帮助西部农民工做好进城准备 | 第74-75页 |
5.2.3 西部城镇要大力吸纳本地农民工 | 第75-76页 |
5.2.4 西部政府要助力农地流转和城镇化 | 第76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附录 | 第84-8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