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政府热线参与社会治理问题研究--以泰州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为个案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依据和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社会治理理论相关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政府热线相关研究视角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政府热线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概况述评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技术路线第17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的难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创新第17-18页
2 泰州市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参与社会治理现状第18-33页
    2.1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的治理主体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热线治理的政府主体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热线治理的市场主体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热线治理的社会主体第22-23页
    2.2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的治理框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一个平台运作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两种手段督办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三种方式监督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四种渠道受理第24-25页
    2.3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的治理流程与成效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治理的主要流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治理的详细流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治理的具体成效第28-30页
    2.4 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治理的保障机制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优化平台运行联动机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完善重点问题定期梳理机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建立疑难问题市领导领办机制第31-33页
3 泰州市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困境第33-39页
    3.1 热线治理体系方面问题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管理主体作为不够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承办主体认识不深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第33-36页
    3.2 热线治理质量方面问题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办理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疑难问题治理力度有待加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突发事件处置经验相对不足第37页
    3.3 公众参与治理方面问题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不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热线互动方式不够多元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热线分析研判功能还需提高第38-39页
4 泰州市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存在的困境原因探析第39-42页
    4.1 热线参与治理存在“政府包揽一切”的职能错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强势政府”与“弱势公众”的对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有些承办部门调查只为应付工作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对问题进行冷处理挫伤市民信任第39-40页
    4.2 热线参与治理方式存在制度性缺陷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热线权力责任不相匹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督办力度仍然不够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事后补救多于事前预防第40-41页
    4.3 社会参与治理渠道不畅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公众自身参与热线治理水平参差不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公民自身参与热线治理需求不高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公众对热线治理难以形成统一的预期第41-42页
5 提升泰州市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第42-53页
    5.1 构建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热线协同治理体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立热线治理考核体系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建立热线治理监督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5.2 提升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治理综合效能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信息化治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标准化治理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专业化治理第50页
    5.3 提高12345·政风行风热线治理公众参与度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加强公共政策信息供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丰富社会组织表达渠道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提高广大公众参与热情第52-53页
结论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附录第59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武进区女性社会组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民主行政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--基于L市反核废料处理事件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