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有砟道床基本力学行为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有砟-无砟轨道过渡段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聚氨酯固化技术 | 第14-17页 |
1.3.1 聚氨酯道砟胶及其作用 | 第14-15页 |
1.3.2 聚氨酯固化技术在有砟线路上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4 离散单元法概述 | 第17-20页 |
1.4.1 离散单元法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4.2 离散单元法的发展 | 第18-19页 |
1.4.3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聚氨酯固化道床轨道过渡段的离散元模型 | 第21-31页 |
2.1 非规则道砟颗粒的离散单元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 道砟颗粒单元间的接触力计算 | 第23-27页 |
2.2.1 邻居颗粒的搜索 | 第23页 |
2.2.2 颗粒单元的接触类型及判断 | 第23-24页 |
2.2.3 道砟颗粒间的接触力计算 | 第24-26页 |
2.2.4 运动方程与求解 | 第26-27页 |
2.3 轨道过渡段的离散元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4 道砟胶-道砟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型 | 第28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轨道过渡段力学行为的离散元分析 | 第31-44页 |
3.1 循环载荷下轨道过渡段的累积沉降量和变形模量 | 第31-39页 |
3.1.1 精细道砟颗粒模型的结果 | 第31-35页 |
3.1.2 简化道砟颗粒模型的结果 | 第35-39页 |
3.2 轨道过渡段沉降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2.1 载荷频率对道床沉降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2.2 载荷大小对道床沉降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3 轨道过渡段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聚氨酯固化道床轨道过渡段力学行为的离散元分析 | 第44-64页 |
4.1 聚氨酯固化整体道床的累积沉降量和变形模量 | 第44-47页 |
4.2 聚氨酯固化道床轨道过渡段沉降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7-56页 |
4.2.1 载荷频率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2.2 载荷大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2.3 道砟胶粘结强度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2.4 固化深度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2.5 固化形式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2.6 行车方向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4.3 聚氨酯固化道床轨道过渡段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6-62页 |
4.3.1 载荷频率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3.2 载荷大小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3.3 道砟胶粘结强度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3.4 固化深度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4.3.5 固化形式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3.6 行车方向的影响 | 第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| 第64-65页 |
5.2 后继工作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