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混凝土污水腐蚀机理 | 第11-12页 |
1.2.2 混凝土污水腐蚀的防治措施 | 第12-14页 |
1.2.3 微生物灭杀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2.4 数学方法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试验条件 | 第19-26页 |
2.1 原材料 | 第19-21页 |
2.1.1 水泥 | 第19页 |
2.1.2 骨料 | 第19页 |
2.1.3 粉煤灰 | 第19-20页 |
2.1.4 外加剂 | 第20页 |
2.1.5 拌合水 | 第20页 |
2.1.6 杀菌剂 | 第20-21页 |
2.2 配合比设计 | 第21页 |
2.3 强化污水和腐蚀装置 | 第21-22页 |
2.4 试验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4.1 宏观性能测试 | 第22-23页 |
2.4.2 微观性能测试 | 第23-24页 |
2.4.3 污水指标测试 | 第24页 |
2.4.4 生物膜测试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杀菌剂对混凝土污水腐蚀的适用性研究 | 第26-39页 |
3.1 杀菌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| 第26-31页 |
3.1.1 新拌混凝土流动性 | 第26-27页 |
3.1.2 水泥浆流动度 | 第27-28页 |
3.1.3 硬化混凝土强度 | 第28-30页 |
3.1.4 XRD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 杀菌剂对混凝土污水腐蚀的作用功效 | 第31-38页 |
3.2.1 杀菌剂在污水中的杀菌率 | 第31-34页 |
3.2.2 杀菌剂在混凝土中的溶出率 | 第34-35页 |
3.2.3 杀菌剂对混凝土污水腐蚀的作用功效 | 第35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杀菌剂对污水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| 第39-51页 |
4.1 污水环境下混凝土的宏观性能 | 第39-45页 |
4.1.1 试件外观形貌 | 第39-41页 |
4.1.2 混凝土强度 | 第41-42页 |
4.1.3 混凝土质量损失率 | 第42-43页 |
4.1.4 混凝土表面pH值 | 第43-44页 |
4.1.5 污水pH值 | 第44-45页 |
4.2 污水环境下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| 第45-50页 |
4.2.1 污水中试件水化产物的XRD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2 污水中试件的孔结构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.3 污水中试件的SEM和EDX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基于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混凝土用杀菌剂的研究 | 第51-61页 |
5.1 基于灰色关联的掺杀菌剂的混凝土抗污水腐蚀性能 | 第51-55页 |
5.1.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| 第51-52页 |
5.1.2 确定分析序列及关联度计算过程 | 第52-54页 |
5.1.3 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54-55页 |
5.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污水环境下混凝土用杀菌剂的优选 | 第55-60页 |
5.2.1 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 | 第55-58页 |
5.2.2 混凝土用杀菌剂的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8-6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6.2 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