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引言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8-25页 |
1.1 微炎症状态与糖尿病肾病 | 第18-19页 |
1.1.1 微炎症 | 第18页 |
1.1.2 微炎症与糖尿病肾病 | 第18-19页 |
1.2 微炎症相关致炎因子 | 第19页 |
1.3 NLRP3炎症小体概述 | 第19-20页 |
1.4 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机制 | 第20-21页 |
1.4.1 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 | 第20页 |
1.4.2 NLRP3炎症小体形成的分子机制 | 第20-21页 |
1.5 NLRP3炎症小体病理生理特性 | 第21页 |
1.6 NLRP3炎症小体与相关性系统疾病 | 第21-22页 |
1.6.1 炎症小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| 第21页 |
1.6.2 NLRP3炎症小体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| 第21-22页 |
1.6.3 NLRP3炎症小体和呼吸系统疾病 | 第22页 |
1.7 NLRP3炎症小体和糖尿病肾病 | 第22-23页 |
1.7.1 NLRP3炎症小体激活级联效应 | 第22页 |
1.7.2 NLRP3炎症小体与肾脏疾病 | 第22-23页 |
1.7.3 NLRP3与DKD肾小管损伤 | 第23页 |
1.7.4 NLRP3与DKD肾小球损伤 | 第23页 |
1.8 线粒体ROS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| 第23-25页 |
1.8.1 ROS介导的肾脏炎症反应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进展 | 第25-32页 |
2.1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概述 | 第25页 |
2.2 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与中医辨证论治 | 第25-27页 |
2.2.1 传统观点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 | 第25-26页 |
2.2.2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的研究概况 | 第26-27页 |
2.3 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研究 | 第27-29页 |
2.3.1 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研究 | 第27页 |
2.3.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| 第27-29页 |
2.4 基础实验研究 | 第29-32页 |
2.4.1 中药复方制剂及中成药研究 | 第29页 |
2.4.2 单味中药与提取物 | 第29-32页 |
第三章 高糖诱导NRK-52E细胞NLRP3通路激活及黄芪甲苷干预 | 第32-47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: | 第32-38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32-34页 |
3.1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8页 |
3.1.3 统计学方法 | 第38页 |
3.2 实验结果 | 第38-45页 |
3.2.1 高糖刺激对离体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| 第38-39页 |
3.2.2 高糖刺激对NRK-52E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2.3 高糖诱导NRK-52E细胞炎症小体活化 | 第39-42页 |
3.2.4 AS-IV对NRK-52E细胞活力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2.5 AS-IV下调高糖诱导炎症小体标志蛋白NLRP3表达水平 | 第43-44页 |
3.2.6 AS-IV抑制高糖引起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caspase-1活化水平 | 第44-45页 |
3.3 讨论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黄芪甲苷对DKD微炎症的抑制作用 | 第47-55页 |
4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47页 |
4.1.2 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1.3 统计学方法 | 第49页 |
4.2 实验结果 | 第49-53页 |
4.2.1 高糖刺激对NRK-52E细胞炎症效应因子pro-IL-1β、IL-1 β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2.2 高糖刺激对NRK-52E细胞炎症效应因子IL-18的影响 | 第50页 |
4.2.3 AS-IV下调高糖诱导的NRK-52E细胞炎症效应因子IL-1 β表达 | 第50-53页 |
4.2.4 AS-IV下调高糖诱导的NRK-52E细胞炎症效应因子IL-18表达 | 第53页 |
4.3 讨论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的NRK-52E细胞抗纤维化作用 | 第55-59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5-56页 |
5.1.1 实验材料 | 第55页 |
5.1.2 实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
5.1.3 统计学方法 | 第56页 |
5.2 实验结果 | 第56-57页 |
5.2.1 AS-IV下调高糖诱导NRK-52E细胞人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 | 第56-57页 |
5.2.2 AS-IV下调高糖诱导NRK-52E细胞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Ⅳ的表达 | 第57页 |
5.3 讨论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一、结论 | 第59页 |
二、创新点 | 第59页 |
三、存在不足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0页 |
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