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其他论文

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6-43页
    1.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提出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2 研究述评第20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政府行为的研究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研究第31-37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38-43页
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43-66页
    2.1 概念阐述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监管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为第50-51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第51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家-社会关系理论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治理理论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新制度主义的组织理论第60-62页
    2.3 分析框架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场域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主体分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过程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结果分析第65-66页
第3章 购买公共服务:场域分析第66-97页
    3.1 分离与缺位:政府介入的起点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对政府的压力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购买公共服务: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需求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购买进程中的分离和缺位第72-74页
    3.2 社会组织的自主和约束:隐含的冲突第74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社会治理的短板:社会组织成长不足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购买公共服务:推进社会治理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社会组织的自主与购买进程中的约束第82-84页
    3.3 制度安排:政府优势凸显第84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宏观层:社会组织监管政策的延承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中观层:法规化程度低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微观层:项目合同中的行政优先权第93-9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96-97页
第4章 公众、社会组织和政府:主体分析第97-117页
    4.1 作为消费方的公众:事实上的角色缺位第97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合同文本中:地位缺失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践过程中:低度参与第98-101页
    4.2 作为承接方的社会组织:非对称依赖第101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资源汲取:被动依赖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进场问题:主动靠拢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治理机制:政府影响力的空间第106-108页
    4.3 作为购买方的政府:管理本位第108-11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府:政治稳定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职能部门:权限扩大的冲动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官员:政绩取向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三方的重合点:自主和约束的排序第114-11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第5章 政府的策略:过程分析第117-148页
    5.1 购买决策、行动起点第117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选择服务项目:社会组织工作方向指引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选择承接方:社会组织发展方向指引第123-126页
    5.2 过程监督、规避风险第126-1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项目财务制度:放大行政优先权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报告和评估制度:循规蹈矩的社会组织第129-134页
    5.3 关系维护、长期购买第134-1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资金注入和定价机制:关系强化中的利益因素第135-1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枢纽型社会组织:关系强化的新助手第143-14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47-148页
第6章 社会组织的行为及影响:结果分析第148-159页
    6.1 社会组织的策略性回应第148-15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遵从:项目导向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目标置换:公共服务产出的低效第150-15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依附:和政府结成命运共同体第152-155页
    6.2 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第155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可持续性低第156-1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资源难题未变第157-158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58-159页
第7章 :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:从实然到应然第159-188页
    7.1 实然之路:功能强化-体制吸纳第159-16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功能强化:约束社会组织第159-16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体制吸纳:扩大非对称依赖第161-166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特定场域中政府控制的进化版第166-169页
    7.2 应然之义:主动培育-合作供给第169-173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主动培育:向社会本位观念的转变第170-17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合作供给:伙伴关系的构建第172-173页
    7.3 实现转变的制度供给第173-18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缩小非对称依赖第173-178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收缩行政优先权第178-183页
        7.3.3 模式创新,激发活力第183-185页
        7.3.4 推进公众参与第185-188页
第八章 结论、建议及可能创新第188-195页
    8.1 研究结论第188-190页
    8.2 政策建议第190-192页
    8.3 可能创新第192-193页
    8.4 不足及展望第193-195页
参考文献第195-207页
附录一 :问卷调查(公职人员版)第207-210页
附录二 :访谈提纲(公职人员版和社会组织人员版)第210-213页
附录三 :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合同第213-217页
附录四 :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7-218页
致谢第218页

论文共2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外传统医学的发展以及对中医学国际化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NLRP3炎症小体在高糖诱导NRK52E细胞微炎症中的作用及黄芪甲苷干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