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主要符号及缩写表 | 第14-15页 |
1 绪论 | 第15-35页 |
1.1 生物质转化利用 | 第15-26页 |
1.1.1 生物质羧酸催化转化 | 第15-16页 |
1.1.2 乙酰丙酸转化为γ-戊内酯 | 第16-20页 |
1.1.3 乙酰丙酸转化为一元醇和二元醇 | 第20-26页 |
1.2 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| 第26-29页 |
1.2.1 负载镍催化乙酰丙酸转化 | 第26页 |
1.2.2 浸渍法制备负载镍催化剂 | 第26-28页 |
1.2.3 沉淀法制备负载镍催化剂 | 第28-29页 |
1.3 骨架型钌催化剂及其制备 | 第29-34页 |
1.3.1 合金制备 | 第30-32页 |
1.3.2 骨架型催化剂活化 | 第32-33页 |
1.3.3 骨架型催化剂改性 | 第33-34页 |
1.4 论文研究思路 | 第34-35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35-43页 |
2.1 试剂与仪器设备 | 第35-37页 |
2.2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7-40页 |
2.2.1 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2.2.2 电弧熔炼法制备钌铝合金 | 第38页 |
2.2.3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钌铝合金 | 第38-39页 |
2.2.4 感应熔炼法制备钌铝合金 | 第39页 |
2.2.5 合金粉的热处理 | 第39页 |
2.2.6 前驱体合金的去合金化 | 第39-40页 |
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40-42页 |
2.3.1 X射线粉末衍射(XRD) | 第40页 |
2.3.2 高分辨透射电镜(HRTEM) | 第40-41页 |
2.3.3 扫描电镜(SEM) | 第41页 |
2.3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41页 |
2.3.5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(ICP-AES) | 第41页 |
2.3.6 氮气物理吸附 | 第41页 |
2.3.7 化学吸附 | 第41-42页 |
2.3.8 热重差热分析(TGA-DSC) | 第42页 |
2.4 催化加氢反应 | 第42-43页 |
2.4.1 催化反应过程 | 第42页 |
2.4.2 反应产物分析 | 第42-43页 |
3 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酰丙酸转化为γ-戊内酯 | 第43-63页 |
3.1 引言 | 第43-44页 |
3.2 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研究 | 第44-57页 |
3.2.1 催化剂载体筛选 | 第44-46页 |
3.2.2 负载量对Ni/MgO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2.3 前驱体盐对Ni/MgO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3.2.4 沉淀剂对Ni/MgO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3页 |
3.2.5 沉淀时间对Ni/MgO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3.2.6 烘干时间影响因素考察 | 第55-56页 |
3.2.7 活化温度探索 | 第56-57页 |
3.3 Ni/MgO催化乙酰丙酸选择性加氢研究 | 第57-62页 |
3.3.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3.3.2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9页 |
3.3.3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3.3.4 乙酰丙酸转化为γ-戊内酯的反应历程考察 | 第60-61页 |
3.3.5 负载镍催化剂寿命考察 | 第61-6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4 骨架钌催化乙酰丙酸深度加氢为1,4-戊二醇或一元醇 | 第63-90页 |
4.1 引言 | 第63-64页 |
4.2 乙酰丙酸深度加氢的催化剂考察 | 第64-90页 |
4.2.1 钌基催化剂对比研究 | 第64-90页 |
5 骨架钌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 | 第90-121页 |
5.1 引言 | 第90页 |
5.2 电弧熔炼法制备骨架钌催化剂 | 第90-98页 |
5.3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骨架钌催化剂 | 第98-111页 |
5.4 感应熔炼法制备骨架钌催化剂 | 第111-115页 |
5.5 活化过程考察 | 第115-116页 |
5.6 骨架钌催化其他生物质转化 | 第116-119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119-121页 |
6结论与展望 | 第121-123页 |
6.1 结论 | 第121-122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122页 |
6.3 展望 | 第122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32页 |
附录A 典型化合物的内标曲线图 | 第132-13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| 第133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