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2-20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(二)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 我国新闻伦理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2. VR新闻叙事的伦理风险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(四)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 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二、VR新闻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| 第20-26页 |
(一)VR新闻的概念与类型 | 第20-22页 |
1. VR新闻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 VR新闻的类型 | 第21-22页 |
(二) VR新闻的发展现状 | 第22-26页 |
1. 国外VR新闻的发展现状 | 第22-24页 |
2. 我国VR新闻的发展现状 | 第24-26页 |
三、VR新闻叙事的内涵与特征 | 第26-31页 |
(一) VR新闻叙事的内涵 | 第26-27页 |
(二) VR新闻叙事的特征 | 第27-31页 |
1. 全景式叙事场景 | 第27页 |
2. 多元化叙事结构 | 第27-28页 |
3. 隐形的叙事主体 | 第28-29页 |
4.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| 第29-31页 |
四、VR新闻叙事的问题及其伦理风险 | 第31-42页 |
(一) VR新闻叙事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1. 海量信息的呈现加剧受众接收负担 | 第31-32页 |
2. 叙事内容的分散干扰受众的注意力 | 第32-33页 |
3. 记者引导的缺失弱化受众理性认知 | 第33-34页 |
4. 细节展示的缺乏阻碍信息深化传播 | 第34页 |
(二) VR新闻叙事的伦理风险 | 第34-42页 |
1. 超真实场景侵害新闻真实性 | 第35-38页 |
2. 泛娱乐化叙事放大媚俗成分 | 第38-40页 |
3. 沉浸式叙事强化视觉暴力 | 第40-41页 |
4. 全景式呈现引发隐私危机 | 第41-42页 |
五、VR新闻叙事规避伦理风险的案例分析 | 第42-51页 |
(一) 《我们等待》:超真实符号的真实感知 | 第42-44页 |
(二) 《流离失所》:代表性场景的真实表达 | 第44-45页 |
(三) 《游牧民族》:慢节奏叙事的娱乐效果 | 第45-47页 |
(四) 《墨西哥人口贩卖的恐怖内幕》:故事化叙事的沉浸体验 | 第47-48页 |
(五) 《山村里的幼儿园》:封闭式场景的隐私保护 | 第48-51页 |
六、VR新闻规避伦理风险的叙事策略 | 第51-57页 |
(一) 把握超真实的尺度,使技术为新闻服务 | 第51-53页 |
(二) 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,正视新闻的娱乐风潮 | 第53-54页 |
(三) 适度营造沉浸感,注重新闻的人文关怀 | 第54-55页 |
(四) 合理呈现新闻场景,强化隐私保护意识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