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面齿轮的传动特点 | 第10-13页 |
1.2.1 面齿轮传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齿轮动态啮合接触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齿轮模态特性的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面齿轮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| 第15-24页 |
2.1 面齿轮齿面方程的建立 | 第15-19页 |
2.1.1 面齿轮加工坐标系的建立 | 第15-17页 |
2.1.2 面齿轮以及刀具齿面方程的推导 | 第17-19页 |
2.2 计算面齿轮有效齿宽 | 第19-21页 |
2.3 面齿轮齿根过渡曲面方程的推导 | 第21-22页 |
2.4 面齿轮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24-32页 |
3.1 ABAQUS概述 | 第24页 |
3.2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| 第24-27页 |
3.2.1 面齿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3.2.2 定义材料属性 | 第25页 |
3.2.3 创建分析步 | 第25页 |
3.2.4 定义与创建接触 | 第25-27页 |
3.3 设定边界条件与施加载荷 | 第27-28页 |
3.4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| 第28-31页 |
3.4.1 有限元网格类型介绍 | 第28-29页 |
3.4.2 面齿轮有限元网格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3.4.3 圆柱齿轮网格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3.5 本章总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面齿轮动力学接触仿真分析 | 第32-47页 |
4.1 面齿轮动态啮合特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2 惯性载荷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4.2.1 惯性载荷的相关知识 | 第34-35页 |
4.2.2 惯性载荷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3 惯性载荷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区域的影响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阻尼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3.1 阻尼的相关知识 | 第37页 |
4.3.2 阻尼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3.3 阻尼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区域的影响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4 摩擦系数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4.4.1 摩擦系数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4.2 摩擦系数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区域的影响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5 负载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4.5.1 负载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5.2 负载对面齿轮啮合接触区域的影响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6 转速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6.1 转速对面齿轮动态啮合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6.2 转速对面齿轮动态啮合区域的影响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7 本章总结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面齿轮动力学模态分析 | 第47-59页 |
5.1 模态分析理论知识 | 第47-48页 |
5.2 面齿轮模态特性 | 第48-52页 |
5.2.1 建立分析模型 | 第48-49页 |
5.2.2 求解结果及分析 | 第49-52页 |
5.3 压力角对面齿轮固有特性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5.4 孔径对面齿轮固有特性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5.5 本章总结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面齿轮啮合接触实验研究 | 第59-62页 |
6.1 实验目的 | 第59页 |
6.2 实验对象及实验设备 | 第59-60页 |
6.2.1 实验对象 | 第59页 |
6.2.2 实验设备及原理 | 第59-60页 |
6.3 实验内容及结论 | 第60-61页 |
6.4 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62-63页 |
7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| 第67-68页 |
论文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