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9-13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9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2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个人破产制度简介 | 第13-18页 |
第一节 个人破产制度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一、“自然人”说 | 第13页 |
二、“无限责任”主体说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个人破产的意义 | 第14-18页 |
一、经济学意义 | 第14-16页 |
二、社会学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个人破产制度的域外经验 | 第18-23页 |
第一节 个人破产制度的演进 | 第18页 |
第二节 个人破产制度的功能 | 第18-19页 |
一、尽可能地实现债权保护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兼顾债务人利益的保护 | 第19页 |
三、优化市场环境 | 第19页 |
第三节 各国典型个人破产制度评析 | 第19-23页 |
一、自由财产制度 | 第19-21页 |
二、失权复权制度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| 第23-35页 |
第一节 个人破产制度对我国的特殊意义 | 第23-29页 |
一、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必要性 | 第23-24页 |
二、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社会功能 | 第24-29页 |
第二节 个人破产制度与部门法 | 第29-31页 |
一、个人破产制度与合同法的适用 | 第29-30页 |
二、个人破产制度与公司法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| 第31-35页 |
一、个人破产制度的适用范围 | 第31-32页 |
二、恶意破产的认定 | 第32-34页 |
三、辅助性条款 | 第34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后记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