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高分子化合物工业(高聚物工业)论文--高分子化合物产品论文

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3页
    1.1 聚苯胺的结构及合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聚苯胺的结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聚苯胺的合成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原位聚合制备PAn碳基复合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1.2 聚苯胺的掺杂及导电机理第17-19页
    1.3 导电聚苯胺改性正极材料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导电聚苯胺包覆S正极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导电聚苯胺在电场作用下的掺杂/脱掺杂行为第21-22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提出及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的提出依据及意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3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药品及其规格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第25页
    2.3 实验过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硫正极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测试样品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2.4 导电聚苯胺的制备第26页
    2.5 材料结构和性能的测定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能量色散X射线谱(EDS)和Mapping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比孔径表面积-分布测定(BET)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样品产率和脱掺杂产率测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样品电导率测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8 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9 交流阻抗测试(EIS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0 循环伏安测试(CV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1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29-30页
第三章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第30-40页
    3.1 导电PAn聚合条件的优化与结构表征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[S_2O_8~(2-)]/[An]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[HCl]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聚合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聚合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3.2 导电聚苯胺的结构表征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电导率PAn的形貌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XRD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An的红外谱图特性第38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38-40页
第四章 导电聚苯胺作为添加剂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0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0页
    4.2 PAn/S/C极片的制备与结构表征第40-41页
    4.3 PAn对Li-S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/C与PAn/S/C的主要性能对比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引入PAn对Li-S电池综合性能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4.4 氧化石墨烯/PAn复合物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GO/聚苯胺的原位聚合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GO/PAn复合物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第49-52页
    4.5 碳纳米管/聚苯胺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碳纳米管/聚苯胺的原位聚合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碳纳米管/PAn复合物对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聚苯胺改善Li-S电池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第55-7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5.2 PAn的物理吸附作用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吸附量测试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吸附前后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变化第56-58页
    5.3 导电PAn充放电过程的阴离子掺杂/脱掺杂反应研究第5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导电PAn的CV曲线及EIS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PAn充放电过程正极组分及元素含量的变化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PAn在不同阴离子电解液中的掺杂/脱掺杂效应第63-69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9-71页
结束语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9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头部进气固冲发动机短补燃室燃烧组织技术研究
下一篇:小型可重频等离子体断路开关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