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风险社会导致公共危机频发 | 第10页 |
1.1.2 技术革命引发舆论引导问题 | 第10页 |
1.1.3 政府要求加强新媒体的管理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21页 |
1.3.1 国外文献 | 第12-15页 |
1.3.2 国内文献 | 第15-20页 |
1.3.3 文献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1.6 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3-33页 |
2.1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1.1 公共危机的内涵与概念 | 第23页 |
2.1.2 公共危机的特点与类型 | 第23-24页 |
2.1.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2 新媒体的概念及理论 | 第25-29页 |
2.2.1 新媒体的内涵与概念 | 第25-26页 |
2.2.2 新媒体的特点与功能 | 第26-27页 |
2.2.3 与新媒体相关的理论 | 第27-29页 |
2.3 舆论引导概念与理论 | 第29-33页 |
2.3.1 舆论引导的概念 | 第29-30页 |
2.3.2 舆论引导的特征 | 第30-31页 |
2.3.3 舆论引导的理论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33-44页 |
3.1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回顾 | 第33-34页 |
3.1.1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经过 | 第33页 |
3.1.2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原因 | 第33-34页 |
3.1.3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处置 | 第34页 |
3.2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新媒体报道的情况概况 | 第34-37页 |
3.3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新媒体报道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0页 |
3.3.1 新媒体时代官方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存在提升空间 | 第37-39页 |
3.3.2 新媒体时代社会媒体新闻舆论素养亟需增强提高 | 第39-40页 |
3.4 “东方之星”事件新媒体报道舆论引导问题的原因 | 第40-44页 |
3.4.1 官方新媒体发展趋势不明朗,舆论引导主动权受限 | 第40-42页 |
3.4.2 社会新媒体自身资源受局限,舆论引导权威性不够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国外公共危机经典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及经验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1 美国公共危机舆论引导对策与经验 | 第44-45页 |
4.1.1 公共危机事件过程 | 第44页 |
4.1.2 美国公共危机舆论引导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4-45页 |
4.2 日本公共危机舆论引导对策与经验 | 第45-47页 |
4.2.1 公共危机事件过程 | 第45页 |
4.2.2 日本公共危机舆论引导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舆论引导策略建议 | 第47-60页 |
5.1 完善新媒体公共危机舆论引导机制 | 第47-53页 |
5.1.1 完善新媒体政府舆论引导指挥机制 | 第47-48页 |
5.1.2 健全新媒体政府舆论引导监测机制 | 第48-49页 |
5.1.3 强化新媒体政府舆论引导预警机制 | 第49-50页 |
5.1.4 建构新媒体政府舆论引导执行机制 | 第50-51页 |
5.1.5 实行新媒体政府舆论引导问责机制 | 第51-53页 |
5.2 掌握新媒体公共危机舆论引导方法 | 第53-56页 |
5.2.1 权威领导表态法 | 第54页 |
5.2.2 政府工作描述法 | 第54-55页 |
5.2.3 受众情绪疏导法 | 第55页 |
5.2.4 媒体报道感染法 | 第55-56页 |
5.3 提升新媒体公共危机舆论引导能力 | 第56-60页 |
5.3.1 政府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 | 第56-58页 |
5.3.2 官媒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舆论引导能力的拓展 | 第58-60页 |
结束语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