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

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家庭作业的内涵与类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家庭作业的效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家庭作业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家庭作业质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教师的家庭作业反馈第18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思路与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方法第20-22页
第2章 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第22-28页
    2.1 家庭作业有效性的内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家庭作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家庭作业有效性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目的的正确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内容的多样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方式的灵活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指导主体的多元性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学生的主体性第24页
    2.3 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基础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本主义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建构主义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多元智能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26-28页
第3章 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第28-42页
    3.1 教师调查显示的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家庭作业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家庭作业的依据与形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家庭作业的批改量与方式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家庭作业的反馈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家庭作业的目的认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家庭作业的改革第33-35页
    3.2 学生调查显示的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家庭作业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学生对学校家庭作业的态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家庭作业的形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家庭作业的难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对家庭作业难度的期望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对家庭作业适合性的期望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对家庭作业批改和反馈形式的期望第39页
    3.3 访谈显示的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教师对家庭作业设计本身的考虑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教师对家庭作业的评价与反馈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教师对家庭作业改革的看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家庭作业与学生的问题第41-42页
第4章 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问题与原因第42-48页
    4.1 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问题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家庭作业总量大,学生负担过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作业类型趋向多样化,但以书面作业为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作业难度一致,缺乏针对性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作业资源的开发有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家庭作业设计的人员单一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作业批改方式传统,反馈浮于形式第44页
    4.2 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问题背后的原因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教师原因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学生原因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家长原因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考试制度原因第46-48页
第5章 小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提升对策第48-61页
    5.1 认识家庭作业功能和了解家庭作业基本要求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认识家庭作业功能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了解家庭作业基本要求第49-50页
    5.2 有效设计家庭作业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设计作业量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设计作业内容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设计作业形式第52-54页
    5.3 有效布置家庭作业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关注学生主体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布置作业时间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布置作业原则第55页
    5.4 改革家庭作业批改反馈模式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有效批改家庭作业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有效评价家庭作业,注重多元反馈第57-59页
    5.5 开发作业资源,构建作业资源库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树立新的作业资源观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合理筛选作业资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建立作业资源库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-70页
附录 B(1)小学家庭作业情况调查表(教师卷)第70-73页
附录 B(2)小学家庭作业情况调查表(学生卷)第73-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英国婴幼儿“阅读起跑线”项目研究
下一篇:济南市小学书法课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