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国内外发展状况评述 | 第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管理概述 | 第15-26页 |
2.1 国际工程EPC项目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2 国际工程EPC项目实施现状 | 第16-19页 |
2.2.1 国际工程EPC项目实施情况概述 | 第16页 |
2.2.2 部分国际工程EPC项目实施情况概述 | 第16-19页 |
2.3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管理概述 | 第19-25页 |
2.3.1 合同风险 | 第19-23页 |
2.3.2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管理 | 第23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因素识别及分析 | 第26-40页 |
3.1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因素识别 | 第26-28页 |
3.1.1 合同风险因素识别概述 | 第26页 |
3.1.2 合同风险因素识别步骤 | 第26-27页 |
3.1.3 合同风险因素识别方法选择 | 第27-28页 |
3.2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因素分析 | 第28-39页 |
3.2.1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因素一般分类 | 第28-29页 |
3.2.2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因素分析 | 第29-3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评价 | 第40-49页 |
4.1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指标体系 | 第40-42页 |
4.1.1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40-41页 |
4.1.2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1-42页 |
4.2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| 第42-48页 |
4.2.1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| 第42-44页 |
4.2.2 基于AHP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因素评价 | 第44-46页 |
4.2.3 基于德尔菲法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整体风险评价 | 第46-4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国际工程EPC项目合同风险管理案例研究 | 第49-66页 |
5.1 中马友谊大桥项目概况 | 第49-51页 |
5.1.1 项目情况介绍 | 第49-50页 |
5.1.2 合同概况 | 第50-51页 |
5.1.3 主要技术标准 | 第51页 |
5.2 合同风险因素识别分析 | 第51-55页 |
5.2.1 客观性合同风险识别分析 | 第52-53页 |
5.2.2 主观性性合同风险识别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3 项目合同风险指标评价 | 第55-61页 |
5.3.1 客观性合同风险评价 | 第55-58页 |
5.3.2 主观性合同风险评价 | 第58-61页 |
5.4 项目合同风险控制及应对 | 第61-66页 |
5.4.1 项目合同风险控制及应对方法概述 | 第61-62页 |
5.4.2 中马友谊大桥项目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| 第62-66页 |
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6-68页 |
6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6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附录1 | 第72-74页 |
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