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| 第10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西部生态脆弱山区公路路线布设方案选择分析 | 第17-23页 |
2.1 公路选线的概念和意义 | 第17页 |
2.2 公路选线的原则 | 第17-20页 |
2.3 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| 第20-21页 |
2.4 公路选线的步骤 | 第21-22页 |
2.5 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西部生态脆弱山区路线布设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| 第23-33页 |
3.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| 第23-24页 |
3.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 | 第24-25页 |
3.3 评价指标集初选 | 第25-30页 |
3.3.1 技术评价指标 | 第25-27页 |
3.3.2 经济评价指标 | 第27-28页 |
3.3.3 社会环境评价指标 | 第28-30页 |
3.4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| 第30-31页 |
3.5 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西部生态脆弱山区公路路线布设方案评价模型建立 | 第33-39页 |
4.1 路线方案评价方法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2 路线方案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35页 |
4.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| 第35-38页 |
4.4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青海北山扎碾公路路线布设方案与特点 | 第39-43页 |
5.1 项目概况 | 第39-41页 |
5.1.1 项目的自然条件 | 第39-40页 |
5.1.2 线路布设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情况 | 第40页 |
5.1.3 项目的技术标准 | 第40-41页 |
5.2 项目路线布设方案的拟定与特点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2.1 不同线路布设方案的拟定 | 第41页 |
5.2.2 不同线路布设方案特点分析 | 第41-42页 |
5.3 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6章 青海北山扎碾公路路线布设方案综合评价 | 第43-53页 |
6.1 建立布设方案分析结构模型 | 第43-44页 |
6.2 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| 第44页 |
6.3 计算权向量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| 第44-51页 |
6.4 计算组合权向量进行层次总排序 | 第51页 |
6.5 线路布设方案分析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6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7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