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现状 | 第8-9页 |
1.2 污泥活性炭制备的研究进展 | 第9-14页 |
1.2.1 污泥炭化 | 第10-11页 |
1.2.2 污泥活化 | 第11-14页 |
1.3 污泥活性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3.1 污泥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4页 |
1.3.2 污泥活性炭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3.3 污泥活性炭在土壤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5页 |
1.4 重金属铬的污染现状及去除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重金属铬的产生及危害 | 第15页 |
1.4.2 重金属铬的去除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6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6.2 研究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| 第19-25页 |
2.1 城市污水污泥和椰壳原材料 | 第19页 |
2.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3 城市污水污泥和椰壳原材料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4 原材料预处理 | 第21-22页 |
2.5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| 第22页 |
2.6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的表征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7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对模拟Cr(Ⅵ)的吸附 | 第23-24页 |
2.8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对再生实验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的制备 | 第25-36页 |
3.1 单因素实验 | 第25-32页 |
3.1.1 椰壳添加量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3.1.2 炭化温度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1.3 炭化时间的影响 | 第27页 |
3.1.4 活化剂浓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1.5 浸渍比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1.6 浸渍时间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1.7 活化时间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1.8 活化温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2 响应曲面实验 | 第32-3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的表征分析 | 第36-45页 |
4.1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元素分析 | 第36页 |
4.2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4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5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热重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6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扫描电镜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7 椰壳-污泥复合活重金属浸出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对模拟废水中Cr(Ⅵ)的吸附研究 | 第45-58页 |
5.1 模拟废水Cr(Ⅵ)的定量 | 第45-46页 |
5.2 pH值对Cr(Ⅵ)吸附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5.3 干扰离子浓度对Cr(Ⅵ)吸附的影响 | 第47页 |
5.4 吸附剂添加量对Cr(Ⅵ)吸附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5.5 吸附时间与温度对Cr(Ⅵ)吸附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5.6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| 第50-56页 |
5.6.1 Cr(Ⅵ)在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 | 第50-52页 |
5.6.2 Cr(Ⅵ)在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| 第52-54页 |
5.6.3 Cr(Ⅵ)在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上的吸附热力学 | 第54-56页 |
5.7 椰壳-污泥复合活性炭的再生研究 | 第56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58-60页 |
6.1 结论 | 第58-59页 |
6.2 不足与建议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