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公共政策冲突及其治理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·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·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公共政策冲突的一般理论分析 | 第20-33页 |
·公共政策的本质、分类及维度分析 | 第20-25页 |
·公共政策的内涵与本质 | 第20-21页 |
·公共政策的要素与分类 | 第21-23页 |
·公共政策的维度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公共政策冲突的内涵与本质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公共政策冲突的内涵 | 第25-26页 |
·公共政策冲突的本质 | 第26-28页 |
·公共政策冲突的理论基础 | 第28-33页 |
·理性“经济人”假设理论 | 第28-30页 |
·政策冲突的组织结构治理模式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协作解决政策冲突模式理论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的基本表现及效应分析 | 第33-50页 |
·公共政策基本要素之间的冲突 | 第33-39页 |
·公共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冲突 | 第33-35页 |
·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 | 第35-37页 |
·公共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| 第37-38页 |
·公共政策工具之间的冲突 | 第38-39页 |
·具体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 | 第39-46页 |
·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的冲突 | 第39-40页 |
·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冲突 | 第40-42页 |
·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之间的冲突 | 第42-44页 |
·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等政策之间的冲突 | 第44-45页 |
·元政策、基本政策、方面政策之间的冲突 | 第45-46页 |
·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的效应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公共政策冲突的有限积极效应 | 第46-48页 |
·公共政策冲突的巨大消极效应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的基本原因探析 | 第50-64页 |
·行政人员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0-56页 |
·行政人员的自利性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1-52页 |
·行政人员的有限理性和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2-53页 |
·行政人员的偏见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3-55页 |
·行政人员的“人格化”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5-56页 |
·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6-59页 |
·行政组织的自利性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6-57页 |
·行政组织的非理性化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7-59页 |
·公共行政体制的运行机制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9-64页 |
·公共行政体制的权力机制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59-61页 |
·公共行政体制的决策机制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61-62页 |
·公共行政体制的沟通机制与公共政策冲突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我国公共政策冲突的治理路径选择 | 第64-74页 |
·加强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建设 | 第64-66页 |
·积极推进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 | 第66-67页 |
·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公共行政体制 | 第67-70页 |
·加强对公共政策冲突的监督管理 | 第70-72页 |
·加强公共政策生态环境建设 | 第72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