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| 第13-18页 |
1.2.1 美国微网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2 欧洲微网研究 | 第14页 |
1.2.3 日本微网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4 印度尼西亚微网研究 | 第15页 |
1.2.5 我国微网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6 微网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风光柴储微网系统结构 | 第20-32页 |
2.1 风光柴储微网系统的总体结构 | 第20-21页 |
2.2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构成 | 第21-26页 |
2.2.1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| 第21页 |
2.2.2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及构成 | 第21-23页 |
2.2.3 风力发电的数学模型 | 第23-26页 |
2.3 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构成 | 第26-28页 |
2.3.1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| 第26页 |
2.3.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及主要部件 | 第26-27页 |
2.3.3 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4 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| 第28-29页 |
2.5 储能系统 | 第29-31页 |
2.5.1 储能系统的类型 | 第29页 |
2.5.2 蓄电池储能系统 | 第29-31页 |
2.6 本章小节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Bawean岛风光柴储微网系统初步设计 | 第32-46页 |
3.1 Bawean岛概况及气候条件 | 第32-36页 |
3.1.1 Bawean岛风资源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1.2 Bawean岛太阳能资源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 Bawean岛电网现状及负荷情况 | 第36-39页 |
3.2.1 Bawean岛电网现状 | 第36-39页 |
3.2.2 Bawean岛用电负荷情况 | 第39页 |
3.3 Bawean岛风光柴储微网系统结构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4 Bawean岛风力发电选址 | 第40-41页 |
3.5 Bawean岛光伏阵列设计 | 第41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Bawean岛微网系统设备选型与控制策略研究 | 第46-56页 |
4.1 微网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| 第46-50页 |
4.1.1 风力发电设备选型 | 第46-48页 |
4.1.2 光伏发电设备选型 | 第48-49页 |
4.1.3 蓄电池选择 | 第49-50页 |
4.1.4 柴油机选择 | 第50页 |
4.2 微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| 第50-55页 |
4.2.1 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及限制条件 | 第50-51页 |
4.2.2 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| 第51-5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Bawean岛风光柴储微网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| 第56-72页 |
5.1 优化目标的确定 | 第56-58页 |
5.2 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 | 第58-60页 |
5.3 基于HOMER软件的风光柴储微网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| 第60-71页 |
5.3.1 相关参数输入 | 第61-62页 |
5.3.2 仿真结果及灵敏度分析 | 第62-65页 |
5.3.3 优化配置方案的确定 | 第65-7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后期工作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