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

冷热电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动态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源热泵的起源及发展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冷热电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 冷热电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集成与建模第17-38页
    2.1 耦合系统的集成思路第17页
    2.2 耦合系统的流程分析第17-20页
    2.3 系统各部件热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0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燃气内燃发电机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地源热泵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换热器第35-3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3章 冷热电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第38-53页
    3.1 系统热力性能评价指标第38-39页
    3.2 冬季工况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冬季设计工况的确定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冬季设计工况的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3 夏季工况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夏季设计工况的确定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夏季设计工况的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4 系统变工况热力性能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变内燃机负荷率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1 冬季工况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2 夏季工况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变内燃机负荷率及地源热泵负荷率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50-5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4章 冷热电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系统的优化配置与运行第53-76页
    4.1 系统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耦合后联供系统的组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分供系统的组成第54页
    4.2 系统运行模式第54-55页
    4.3 评价指标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能效指标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经济指标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环境指标第58页
    4.4 耦合系统的优化设计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优化目标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约束条件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求解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4.5 实际案例第60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冬季及夏季典型日的选取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各运行模式设备选取及参数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各模式优化运行分析第62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3.1 以热定电模式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3.2 以电定热模式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3.3 混合模式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各运行模式的结果分析比较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4.1 冬季工况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.4.2 夏季工况第74-7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 5.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6-7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居住区中趣味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研究
下一篇:20kW天然气内燃机热电联供系统实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