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--国际主义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论文

网络民族主义视域中的小粉红群体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0.1 研究背景及缘起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研究缘起第11-12页
    0.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0.3 文献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网络民族主义相关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网民群体相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小粉红相关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0.4 概念界定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0.4.1 民族主义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0.4.2 小粉红第19-20页
    0.5 研究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0.5.1 研究对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0.5.2 访谈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0.5.3 网络民族志法第22页
    0.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0.6.1 研究的创新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0.6.2 研究的不足第23-24页
1 小粉红群体的崛起与发展第24-38页
    1.1 小粉红现象的出现与扩散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虚拟社区传播衍生小粉红现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社会化媒体传播引发标签化解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帝吧出征事件彰显爱国主体意识第26-27页
    1.2 小粉红群体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小粉红群体的内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小粉红群体形成机制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小粉红群体聚合平台第31-33页
    1.3 小粉红群体之于网络民族主义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大众主体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民族情感的网络舆论表达第35-38页
2 小粉红群体特征第38-46页
    2.1 内群体认同和反思共存第38-40页
    2.2 强调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第40-42页
    2.3 萌化而不肤浅的爱国表达第42-43页
    2.4 自组织强化的爱国行动第43-46页
3 小粉红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3.1 小粉红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形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爱国意识的初级群体代际传播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校教育培养爱国主义价值观第47-48页
    3.2 网络社会的崛起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网络传播拓宽用户知情范围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社会化媒体推动群体聚合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引导第50-52页
4 小粉红群体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4.1 爱国主义政治立场强化第52-53页
    4.2 群体归属感增强第53-54页
5 结论与讨论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互联网思维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研究--以《火星情报局》为例
下一篇:寻求诽谤除罪化的新途径--基于台湾媒体相关案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