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--各种类型园林论文

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案例分析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伦敦湿地公园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22-33页
    2.1 城市湿地公园概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湿地概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湿地公园的含义与分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与功能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湿地的功能及退化原因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所涉及的理论和概念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环境承载力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生态恢复理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游憩规划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湿地生态修复目标和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2.5 湿地生态修复相关措施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湿地修复的过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第31-33页
第3章 研究区概况第33-40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背景第33-34页
    3.2 自然条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形地貌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气候资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水资源第35页
    3.3 人文背景第35-36页
    3.4 研究区现状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规划区域和区位关系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区域湿地背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土地利用条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道路系统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植被现状分析第39-40页
第4章 景观规划设计定位第40-49页
    4.1 设计依据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场地依据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理论依据第40页
    4.2 项目定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城市生态格局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总体目标定位第40-41页
    4.3 设计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自我修复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域性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生物多样性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最大效益原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生态安全性原则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2页
    4.4 生态规划策略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功能分区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廊道建立和水陆系统连接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水体修复规划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环境保护第46-47页
    4.5 生态恢复步骤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恢复区域的划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根据区域特点整合资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恢复目标制定植物重建计划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测机构第48-49页
第5章 北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第49-64页
    5.1 规划布局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概念规划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空间布局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功能分区第50页
    5.2 方案设计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生态湿地绿地观赏区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休闲游赏区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都市商务区第55-58页
    5.3 驳岸类型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5.4 交通体系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交通体系总体布局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道路断面设计第60页
    5.5 植物种植设计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植物空间分区设计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陆生植物群落设计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湿地植物设计第62-64页
结论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PMT模式下GX项目集成管理研究
下一篇:成都龙泉世茂城住宅景观成本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