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位移评价的地震动有效能量时频特征及其在选波中的应用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8-2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21-24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地震动时频分析方法及有效能量特征 | 第26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时频分析方法选择 | 第26-32页 |
2.2.1 短时傅里叶变换 | 第26-27页 |
2.2.2 威格纳-威尔分布 | 第27页 |
2.2.3 小波变换 | 第27-28页 |
2.2.4 小波包变换 | 第28-30页 |
2.2.5 时频分析方法的选择和验证 | 第30-32页 |
2.3 地震动有效能量初步分析 | 第32-38页 |
2.3.1 有效能量特征分析 | 第32-35页 |
2.3.2 有效能量时频范围 | 第35-38页 |
2.4 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影响地震动有效能量时频特性因素研究 | 第40-62页 |
3.1 引言 | 第40页 |
3.2 地震动记录数据库 | 第40-41页 |
3.3 基于单自由度系统的有效能量研究 | 第41-48页 |
3.3.1 时域范围研究 | 第41-44页 |
3.3.2 频域范围研究 | 第44-48页 |
3.4 弹性连续多自由度简化模型 | 第48-52页 |
3.4.1 简化模型介绍 | 第48-50页 |
3.4.2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0-52页 |
3.5 基于多自由度系统的有效能量研究 | 第52-61页 |
3.5.1 时域范围研究 | 第52-57页 |
3.5.2 频域范围研究 | 第57-61页 |
3.6 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地震动有效能量时频范围与强度 | 第62-84页 |
4.1 引言 | 第62页 |
4.2 地震动有效能量时域定位点研究 | 第62-71页 |
4.2.1 基于单自由度系统 | 第62-66页 |
4.2.2 基于多自由度系统 | 第66-71页 |
4.3 地震动有效能量时长简化计算 | 第71-77页 |
4.3.1 时长简化计算模型 | 第71-73页 |
4.3.2 模型偏差 | 第73-74页 |
4.3.3 时域范围确定和验证 | 第74-77页 |
4.4 地震动有效能量频域宽度简化计算 | 第77-81页 |
4.4.1 频域宽度简化计算模型 | 第77-79页 |
4.4.2 计算模型验证 | 第79-81页 |
4.5 地震动有效能量强度 | 第81-83页 |
4.5.1 指标定义 | 第81页 |
4.5.2 有效能量强度与位移的关系 | 第81-83页 |
4.6 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五章 地震动有效能量应用研究 | 第84-96页 |
5.1 引言 | 第84页 |
5.2 基于巨型框架结构的有效能量时频范围验证 | 第84-91页 |
5.2.1 巨型框架模型简介 | 第84-85页 |
5.2.2 巨型框架模态分析 | 第85-87页 |
5.2.3 地震动选取 | 第87页 |
5.2.4 地震动有效能量时频范围计算 | 第87-89页 |
5.2.5 有效能量时频范围验证 | 第89-91页 |
5.3 有效能量基于超高层结构的选波应用 | 第91-95页 |
5.3.1 超高层结构模型 | 第91-92页 |
5.3.2 基于设计谱双频段选波 | 第92-93页 |
5.3.3 有效能量选波评价 | 第93-95页 |
5.4 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6-99页 |
6.1 主要工作及结论 | 第96-9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