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震学论文--地震与地球构造论文

地震周期不同阶段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变形机制研究--以红河断裂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3-19页
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完成的工作量第19-25页
    3.1 实验仪器与方法介绍第19-21页
    3.2 论文中完成的工作量第21-25页
第四章 地震周期各阶段脆塑性转化带岩石变形特征第25-71页
    4.1 糜棱岩与眼球状糜棱岩的塑性变形——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在间震期的变形第2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糜棱岩与眼球状糜棱岩的变形微观结构特征第2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糜棱岩与初糜棱岩样品中主要矿物的EBSD组构研究第39-49页
    4.2 假玄武玻璃的变形特征——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在同震期的变形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假玄武玻璃的变形微观结构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假玄武玻璃围岩中主要矿物的EBSD组构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4.3 碎裂岩变形特—断层脆塑性转化带在震后松弛阶段的变形第55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碎裂岩的变形微观结构特征第55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碎裂岩中主要矿物的EBSD组构分析第64-71页
第五章 讨论第71-75页
第六章 结论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3页
致谢第83-84页
作者简介第84页
Brief Introduction of Author第84页
参与课题及研究情况第84页
文章发表情况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精度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定量参数获取中的应用--以茶卡盆地两侧断裂为例
下一篇: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段古地震研究与强震危险性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