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页岩气资源地质风险分析与定量评价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1-21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页岩气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页岩气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1.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7-19页 |
1.5 主要成果、认识及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1.5.1 主要成果、认识 | 第19页 |
1.5.2 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2 地质风险分析方法探讨 | 第21-26页 |
2.1 风险及不确定性 | 第21-22页 |
2.2 油气勘探中的地质风险 | 第22-23页 |
2.3 油气勘探地质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 | 第23-26页 |
3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| 第26-75页 |
3.1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26-38页 |
3.1.1 区域构造特征 | 第26-29页 |
3.1.2 区域地层特征 | 第29-37页 |
3.1.3 山西组沉积与岩相古地理特征 | 第37-38页 |
3.2 山西组泥页岩分布特征 | 第38-47页 |
3.2.1 山西组含气泥页岩层段划分 | 第38-40页 |
3.2.2 泥页岩纵向分布特征 | 第40-41页 |
3.2.3 泥页岩平面分布特征 | 第41-46页 |
3.2.4 富有机质页岩埋深 | 第46-47页 |
3.3 泥页岩的岩性及物性特征 | 第47-55页 |
3.3.1 岩矿特征 | 第47页 |
3.3.2 岩石特征 | 第47-50页 |
3.3.3 物性特征 | 第50-55页 |
3.4 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5-67页 |
3.4.1 有机质类型 | 第55-56页 |
3.4.2 有机质成熟度 | 第56-58页 |
3.4.3 有机质丰度 | 第58-67页 |
3.5 页岩含气特征 | 第67-75页 |
3.5.1 测井及录井特征 | 第67-69页 |
3.5.2 含气饱和度 | 第69页 |
3.5.3 等温吸附模拟 | 第69-71页 |
3.5.4 现场解吸 | 第71-72页 |
3.5.5 含气量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| 第72-75页 |
4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页岩气地质风险分析 | 第75-84页 |
4.1 页岩气成藏的地质风险因子 | 第75-77页 |
4.1.1 烃源岩条件 | 第75-76页 |
4.1.2 储集条件 | 第76-77页 |
4.1.3 保存条件 | 第77页 |
4.2 页岩气成藏地质风险分析方法 | 第77-79页 |
4.2.1 页岩气成藏地质风险因子评价系统 | 第77-78页 |
4.2.2 页岩气成藏地质风险因子及其评价标准 | 第78-79页 |
4.3 山西组页岩气资源地质风险分析 | 第79-84页 |
4.3.1 建立评价单元 | 第79-80页 |
4.3.2 确定地质风险分析因子 | 第80-81页 |
4.3.3 地质风险分析结果 | 第81-84页 |
5 页岩气资源定量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| 第84-100页 |
5.1 页岩气资源定量评价 | 第84-92页 |
5.1.1 评价方法及评价参数确定 | 第84-91页 |
5.1.2 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评价结果 | 第91-92页 |
5.2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| 第92-100页 |
5.2.1 影响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因素 | 第92-93页 |
5.2.2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| 第93-100页 |
6 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8页 |
附录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