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及综述 | 第11-14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1章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16-30页 |
1.1 马克思、恩格斯法治思想 | 第16-19页 |
1.1.1 宪法的阶级性 | 第16-17页 |
1.1.2 宪法是法律的准绳 | 第17-18页 |
1.1.3 权力属于人民 | 第18-19页 |
1.2 列宁法治思想 | 第19-22页 |
1.2.1 宪法至上 | 第19-20页 |
1.2.2 保障人民权利 | 第20-21页 |
1.2.3 党的领导与宪法的关系 | 第21-22页 |
1.3 毛泽东法治思想 | 第22-26页 |
1.3.1 宪法是根本大法 | 第23-24页 |
1.3.2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| 第24-25页 |
1.3.3 科学立宪思想 | 第25-26页 |
1.4 邓小平、江泽民、胡锦涛的法治思想 | 第26-30页 |
1.4.1 邓小平法治思想 | 第26-27页 |
1.4.2 江泽民法治思想 | 第27-28页 |
1.4.3 胡锦涛法治思想 | 第28-30页 |
第2章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 | 第30-44页 |
2.1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| 第30-39页 |
2.1.1 国际背景 | 第30-33页 |
2.1.2 国内背景 | 第33-36页 |
2.1.3 中国共产党领导宪法建设的实践 | 第36-39页 |
2.2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形成的脉络 | 第39-44页 |
2.2.1 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国家的法律(河北省工作期间) | 第39-40页 |
2.2.2 为官之义在于明法(福建省工作期间) | 第40-42页 |
2.2.3 法治浙江(浙江省工作期间) | 第42-44页 |
第3章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| 第44-58页 |
3.1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44-53页 |
3.1.1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| 第44-46页 |
3.1.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| 第46-48页 |
3.1.3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| 第48-50页 |
3.1.4 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| 第50-52页 |
3.1.5 宪法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| 第52-53页 |
3.2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鲜明特征 | 第53-58页 |
3.2.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| 第53-54页 |
3.2.2 坚持对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法治引领 | 第54-56页 |
3.2.3 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 | 第56页 |
3.2.4 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| 第56-58页 |
第4章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 | 第58-73页 |
4.1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理论价值 | 第58-63页 |
4.1.1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| 第58-59页 |
4.1.2 丰富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| 第59-61页 |
4.1.3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 | 第61-63页 |
4.2 习近平依宪治国思想的实践价值 | 第63-73页 |
4.2.1 依宪治国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保障 | 第63-68页 |
4.2.2 引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| 第68-71页 |
4.2.3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法治保障 | 第71-73页 |
结语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