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美学论文--美学理论论文

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建构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20世纪80年代以来怒族研究成果梳理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现有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12页
    三、选题价值第12-1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 怒族传统美育场域第15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怒族神歌与故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怒族民歌与舞蹈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怒族节庆习俗与禁忌习俗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怒族民间体育与游戏第22-23页
    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美育场所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火塘边的启蒙成长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在“哦吆”中自修完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在“我哞”中深造提升第24-25页
第二章 怒族美育场域的变迁第25-34页
    第一节 变迁背景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代教育体制的制约第27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怒族原生文化的嬗变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物质文化的变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制度文化的变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精神文化的变迁第32-34页
第三章 怒族美育场域功用第34-46页
    第一节 美育场域的个体功能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个性情感的抒发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美人格的塑造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美育场域的社会功能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崇尚和谐的精神信仰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遵从礼仪的优秀品质第41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美育场域的现代价值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第44-46页
第四章 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建构第46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学校美育环境的创设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审美教育环境的营造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美教育活动的组织第48-52页
    第二节 家庭美育的实施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家庭环境的涵养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言传身教的引导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业余活动的助力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自然景观的熏陶第56页
    第三节 社区美育的拓展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村寨文化氛围建设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第59-62页
结语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泰国冷冻虾品出口的竞争力提升研究
下一篇:习近平新时代依宪治国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