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2 光伏并网孤岛检测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2.1 光伏并网孤岛效应的产生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孤岛检测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
| 1.3 光伏孤岛检测方法的发展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并网模型与孤岛检测基本原理 | 第15-29页 |
| 2.1 孤岛效应原理与检测性能评估标准 | 第15-19页 |
| 2.1.1 孤岛检测机理 | 第15-16页 |
| 2.1.2 孤岛检测盲区分析 | 第16-18页 |
| 2.1.3 孤岛检测的国内外标准 | 第18-19页 |
| 2.1.4 孤岛检测电能质量要求 | 第19页 |
| 2.2 单相光伏并网模型建立 | 第19-24页 |
| 2.2.1 光伏电池模型与控制 | 第20-22页 |
| 2.2.2 逆变电路模型 | 第22-23页 |
| 2.2.3 并网控制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2.3 单相光伏并网模型与仿真 | 第24-28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3章 主动频移孤岛检测方法与研究 | 第29-46页 |
| 3.1 主动频移检测算法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3.1.1 主动频移检测算法原理 | 第29-30页 |
| 3.1.2 引入正反馈的主动频移检测算法 | 第30-31页 |
| 3.1.3 主动频移法检测盲区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3.2 基于参数自适应的改进AFDPF算法 | 第33-38页 |
| 3.2.1 正反馈系数k | 第33-34页 |
| 3.2.2 电压电流相角同步周期 | 第34-36页 |
| 3.2.3 正反馈的频率偏差函数 | 第36-37页 |
| 3.2.4 改进的参数自适应AFDPF算法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3.3 仿真分析 | 第38-45页 |
| 3.3.1 PA-AFDPF算法与定向AFDPF算法对比仿真分析 | 第39-43页 |
| 3.3.2 不同负载品质因数下PA-AFDPF算法的无盲区仿真验证 | 第43-45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4章 小波包与频率偏移相结合的主动检测法 | 第46-62页 |
| 4.1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孤岛信号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4.2 基于小波包相对对数能量熵的孤岛特征提取 | 第49-52页 |
| 4.2.1 小波包相对对数能量熵在孤岛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| 第49-50页 |
| 4.2.2 功率不平衡条件下孤岛特征量的提取与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4.2.3 非孤岛扰动与孤岛状态的特征量对比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4.3 小波包与频率偏移结合的孤岛检测算法 | 第52-53页 |
| 4.4 仿真验证 | 第53-61页 |
| 4.4.1 不同负载条件的仿真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4.4.2 非孤岛扰动的仿真分析 | 第57-61页 |
| 4.5 本章小节 | 第61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