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站在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”:黄姚古镇旅游与乡土社会重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33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 | 第10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| 第12-26页 |
一、我国古镇旅游研究回顾 | 第12-16页 |
二、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回顾 | 第16-22页 |
三、黄姚古镇研究现状回顾 | 第22-26页 |
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26-29页 |
一、相关概念 | 第26-27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| 第29-31页 |
一、研究框架 | 第29-30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| 第31-33页 |
一、创新点 | 第31页 |
二、不足之处 | 第31-33页 |
第一章 走进黄姚 | 第33-53页 |
第一节 桂东“桃花源”:黄姚 | 第33-39页 |
一、“黄姚”由来 | 第33-36页 |
二、历史的变迁 | 第36-37页 |
三、族群文化的整合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民族志的记录:风俗文化 | 第39-53页 |
一、宗祠文化 | 第40-43页 |
二、风水 | 第43-44页 |
三、美食 | 第44-45页 |
四、节日与信仰 | 第45-48页 |
五、古戏台与桂剧 | 第48-50页 |
六、人生礼仪 | 第50-51页 |
七、建筑 | 第51-53页 |
第二章 前台与后台 | 第53-80页 |
第一节 旅游资源 | 第53-62页 |
一、古井古桥与古街 | 第53-59页 |
二、古树庙祠与匾联 | 第59-62页 |
第二节 黄姚古镇旅游的缘起与发展 | 第62-71页 |
一、古镇旅游缘起 | 第62-66页 |
二、古镇旅游发展 | 第66-71页 |
第三节 黄姚古镇旅游空间的分布特征 | 第71-75页 |
一、旅游空间分布内部特征 | 第71-73页 |
二、旅游空间分布外部特征 | 第73-75页 |
第四节 乡土社会旅游的前台与后台 | 第75-80页 |
一、什么是“舞台真实”? | 第75-76页 |
二、游客的前台真实感知 | 第76-78页 |
三、东道主的后台真实 | 第78-80页 |
第三章 黄姚来了陌生人:旅游引发的乡土社会矛盾 | 第80-97页 |
第一节 经济方面 | 第80-85页 |
一、“传统农业”与“现代旅游” | 第80-82页 |
二、“穷村民”与“富村民” | 第82-83页 |
三、游客“一次性消费”思想与村民的矛盾 | 第83-85页 |
第二节 乡村治理 | 第85-92页 |
一、“主”与“客”的身份博弈 | 第85-88页 |
二、熟人社会的疏离 | 第88-92页 |
第三节 文化冲突 | 第92-97页 |
一、“保守”与“开放”的对立 | 第92-94页 |
二、“城”与“乡”的差异 | 第94-97页 |
第四章 边缘化:文化主体与权力、资本的博弈 | 第97-112页 |
第一节 村民与“权力”的博弈 | 第98-104页 |
一、旅游规划中的弱势选择权 | 第99-101页 |
二、征地问题中的弱势话语权 | 第101-103页 |
三、旅游发展中的弱势参与权 | 第103-104页 |
第二节 村民与“资本”的博弈 | 第104-108页 |
一、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| 第104-105页 |
二、村民参与愿望难以实现 | 第105-106页 |
三、文化资源的产权模糊 | 第106-108页 |
第三节 村民与外来经营者的博弈 | 第108-112页 |
一、东道主的主体异质化 | 第108-110页 |
二、文化主体的沉默让位 | 第110-112页 |
第五章 乡土重构:古镇权力与资源的迷失 | 第112-133页 |
第一节 经济重构:“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外乡人” | 第112-119页 |
一、经济结构的转型 | 第112-114页 |
二、生计性别的突破 | 第114-116页 |
三、经济思想的改观 | 第116-119页 |
第二节 政治重构:“身份置换的迷失” | 第119-125页 |
一、权威的退场 | 第119-121页 |
二、秩序的再建 | 第121-123页 |
三、社会关系的新生 | 第123-125页 |
第三节 文化重构:“陌生的乡土感” | 第125-133页 |
一、家庭结构的变更 | 第125-126页 |
二、婚姻形式的多元 | 第126-128页 |
三、家屋格局的转变 | 第128-130页 |
四、精神文化的涅槃 | 第130-13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33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0页 |
后记 | 第140-14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