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各种桥梁论文--桥梁:按结构分论文--斜拉桥论文

部分地锚式拱形独塔曲线斜拉桥设计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独塔斜拉桥的发展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斜拉桥的演变历史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外独塔斜拉桥的发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我国独塔斜拉桥的的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独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独塔自锚式斜拉桥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独塔地锚式斜拉桥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8-20页
第2章 部分地锚式拱形独塔曲线斜拉桥结构设计第20-27页
    2.1 部分地锚式拱形独塔斜拉桥的设计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总体设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体系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设计参数确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构件设计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计算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2.2 部分地锚式拱形独塔曲线斜拉桥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梁力学模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斜拉索力学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横梁、桥塔、墩柱力学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边界条件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依托工程—成都市麓湖Q7桥设计第27-34页
    3.1 桥型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桥塔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3.3 主梁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3.4 斜拉索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3.5 结构体系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部分地锚式拱形独塔曲线斜拉桥整体力学行为分析第34-67页
    4.1 斜拉桥的主要计算方法第34-40页
    4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限元仿真模拟的基本原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材料参数及施工阶段划分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有限元模型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第42-43页
    4.3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第4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调索阶段计算结果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成桥阶段计算结果第50-56页
    4.4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调索阶段计算结果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成桥阶段计算结果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4.5 不同结构体系对结构内力影响分析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不同结构体系的区别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半漂浮体系与塔梁固结体系力学对比分析第60-65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5章 局部构造空间力学行为分析第67-75页
    5.1 斜拉索锚固装置结构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斜拉索锚固结构设计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斜拉索锚固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斜拉索锚固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5.2 塔梁连接部位结构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塔梁连接部位结构设计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塔梁连接部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塔梁连接部位结构有限元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5-78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6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指数平滑法组合模型的公交行程时间预测
下一篇:大跨度公轨两用斜拉桥刚度评价标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