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地铁无水砂层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1 无水砂层盾构施工风险 | 第12页 |
1.2.2 国内外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工程概况描述 | 第15-20页 |
2.1 工程概况 | 第15-18页 |
2.1.1 工程位置 | 第15页 |
2.1.2 工程范围 | 第15-16页 |
2.1.3 盾构区间周边环境 | 第16-17页 |
2.1.4 设计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| 第18-20页 |
2.2.1 工程地质 | 第18-19页 |
2.2.2 水文地质 | 第19页 |
2.2.3 特殊地质、不良地质 | 第19页 |
2.2.4 场地类别及地震参数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无水砂层盾构选型 | 第20-34页 |
3.1 选型原则 | 第20页 |
3.2 选型流程 | 第20-22页 |
3.3 区间隧道结构设计 | 第22页 |
3.4 区间地质、水文条件 | 第22-23页 |
3.5 盾构选型 | 第23页 |
3.6 刀盘结构形式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3.7 砂性土地层施工的适用性问题 | 第24页 |
3.8 盾构机可靠性及设计特点 | 第24-27页 |
3.9 所选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 | 第27-34页 |
第四章 刀盘选择与刀具配置 | 第34-39页 |
4.1 刀具管理流程 | 第34页 |
4.2 刀具组合配备 | 第34-36页 |
4.4 刀具维修及换刀计划 | 第36-37页 |
4.5 掘进施工中的刀具管理 | 第37页 |
4.6 刀具的维修 | 第37-38页 |
4.7 刀具磨损的统计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盾构始发与到达施工技术 | 第39-55页 |
5.1 盾构始发施工 | 第39-42页 |
5.1.1 盾构到达施工流程 | 第39页 |
5.1.2 发设施的安装 | 第39-40页 |
5.1.3 洞门处理 | 第40-41页 |
5.1.4 负环安装 | 第41-42页 |
5.1.5 始发掘进技术要点 | 第42页 |
5.2 盾构试掘进 | 第42-44页 |
5.2.1 试掘进长度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5.2.2 始发掘进时注意事项 | 第43页 |
5.2.3 始发掘进的控制管理 | 第43-44页 |
5.2.4 负环管片、始发托架和反力架的拆除 | 第44页 |
5.3 盾构正常掘进施工 | 第44-52页 |
5.3.1 正常掘进质量控制措施 | 第44-45页 |
5.3.2 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与调整 | 第45-48页 |
5.3.3 同步注浆 | 第48-50页 |
5.3.4 二次注浆 | 第50-52页 |
5.4 盾构到达施工 | 第52-55页 |
5.4.1 盾构到达施工流程 | 第52-53页 |
5.4.2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无水砂层盾构掘进参数分析 | 第55-65页 |
6.1 地表沉降监测情况 | 第55页 |
6.2 掘进参数控制 | 第55-60页 |
6.2.1 掘进参数 | 第55-57页 |
6.2.2 盾构出土控制 | 第57-58页 |
6.2.3 掘进速度 | 第58页 |
6.2.4 同步注浆 | 第58-60页 |
6.3 测量控制 | 第60-63页 |
6.3.1 施工测量 | 第60-61页 |
6.3.2 盾构推进测量 | 第61-62页 |
6.3.3 姿态控制 | 第62-6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七章 无水砂层盾构掘进渣土改良 | 第65-71页 |
7.1 渣土改良的目的 | 第65页 |
7.2 渣土改良剂的选取 | 第65-67页 |
7.3 渣土改良方法 | 第67-68页 |
7.4 渣土改良试验 | 第68-69页 |
7.4.1 渣土改良配比 | 第68页 |
7.4.2 渣土改良试验及效果 | 第68-69页 |
7.5 渣土改良剂用量 | 第69-70页 |
7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结论 | 第71页 |
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