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其效应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依托工程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计算理论第17-32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的影响因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外界影响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内部影响因素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温度荷载的形成、分类和特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温度荷载的形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温度荷载的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温度荷载的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温度效应的基本假定第21-22页
    2.5 温度场计算理论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热传导微分方程求解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近似数值解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半经验半理论公式第25-27页
    2.6 温度应力的分解和基于结构力学的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2.7 国内设计规范中关于温度梯度的说明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规定第30-31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箱梁悬臂阶段温度场及其效应分析第32-56页
    3.1 温度场测点现场布置第32-35页
    3.2 夏季晴天与阴天现场实测温度分布数据对比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晴天和阴天箱梁顶板温度对比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晴天和阴天箱梁腹板温度对比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晴天和阴天箱梁底板温度对比第39页
    3.3 晴朗天气现场实测温度分布数据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箱梁顶板温度分布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箱梁腹板温度分布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箱梁底板温度分布第45-46页
    3.4 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箱梁温度场的对比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箱梁顶板竖向温度分布比较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箱梁腹板温度分布比较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箱梁底板竖向温度分布比较第50-51页
    3.5 悬臂阶段温度场拟合与温度效应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悬臂阶段箱梁温度场拟合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悬臂阶段温度效应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箱梁成桥阶段温度场及其效应分析第56-69页
    4.1 寒流影响下现场实测温度分布数据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箱梁顶板温度分布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箱梁腹板温度分布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箱梁底板温度分布第62-63页
    4.2 成桥阶段温度场拟合与温度效应分析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成桥阶段箱梁温度场拟合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降温温度梯度的对比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成桥阶段温度效应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附录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400m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计算及施工研究
下一篇:存在施工质量缺陷的隧道动力特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