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脊髓康”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电生理表现影响的实验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英文摘要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2-25页 |
1 中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| 第12-15页 |
1.1 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 | 第12页 |
1.2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1.3 针灸 | 第15页 |
2 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 | 第15-21页 |
2.1 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| 第16-17页 |
2.2 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| 第17页 |
2.3 脊髓损伤的症状与体征表现 | 第17-18页 |
2.4 脊髓损伤的治疗 | 第18-21页 |
3 诱发电位(EPs)现状与研究进展 | 第21-24页 |
3.1 诱发电位概述 | 第21页 |
3.2 诱发电位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3.3 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4 诱发电位与脊髓微观病理改变 | 第24-25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25-36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1 实验动物 | 第25页 |
2.2 实验所需仪器 | 第25页 |
2.3 实验试剂与溶液 | 第25页 |
2.4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置 | 第25-26页 |
2.5 实验药物制备 | 第26页 |
3 实验操作方法 | 第26-29页 |
4 预实验 | 第29页 |
5 实验结果 | 第29-36页 |
5.1 CBS评分和诱发电位(EPs)检测 | 第29-33页 |
5.2 透视电镜检查 | 第33-36页 |
讨论及体会 | 第36-41页 |
1 “脊髓康”方解 | 第36页 |
2 实验结果讨论 | 第36-39页 |
3 研究课题来源及意义 | 第39-40页 |
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附录1 | 第47-51页 |
附录2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