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| 第13页 |
·研究目标和方法 | 第13页 |
·研究内容和框架 | 第13-15页 |
2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性分析 | 第15-22页 |
·FDI外部效应的经济内涵 | 第15-17页 |
·FDI技术溢出效应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途径 | 第17-19页 |
·竞争效应 | 第17-18页 |
·示范模仿效应 | 第18页 |
·产业关联效应 | 第18页 |
·人力资本流动效应 | 第18-19页 |
·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2页 |
·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 | 第19-20页 |
·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 | 第20页 |
·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环境 | 第20页 |
·东道国的经济制度环境 | 第20-21页 |
·跨国公司的"技术锁定"程度 | 第21-22页 |
3 山东省利用FDI的现状分析 | 第22-34页 |
·山东省FDI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山东省FDI的总体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山东省FDI业绩指数 | 第23-25页 |
·山东省FDI的发展阶段 | 第25-27页 |
·起步发展阶段(1979年——1991年) | 第25页 |
·高速发展阶段(1992年——1995年) | 第25-26页 |
·调整阶段(1996年——2000年) | 第26页 |
·恢复扩张阶段(2001年——至今) | 第26-27页 |
·山东省FDI的区域分布 | 第27-30页 |
·山东省FDI的产业结构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山东省FDI的来源结构分析 | 第31-34页 |
4 山东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| 第34-44页 |
·实证分析方案的设计 | 第34-37页 |
·模型设立 | 第34-35页 |
·数据说明 | 第35-37页 |
·总体实证结果 | 第37-39页 |
·分区域实证结果 | 第39-42页 |
·青岛、烟台、威海等三个城市实证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其余14个地市实证结果 | 第40-42页 |
·实证结论 | 第42-44页 |
5 政策建议 | 第44-50页 |
·完善山东省利用FDI的战略 | 第44-45页 |
·引导外资导向,实现外资增长方式的转变 | 第44页 |
·鼓励具有基础科技开发创新导向的跨国公司进入山东省 | 第44-45页 |
·因地制宜确定沿海与内陆城市的引资政策 | 第45页 |
·促进跨国公司与山东省内资企业的关联 | 第45-47页 |
·促进山东省内资企业技术升级 | 第46页 |
·积极发展配套企业,形成产业集聚 | 第46页 |
·政府提供资金、信息支持 | 第46-47页 |
·努力提高山东省技术吸收能力 | 第47-49页 |
·努力提高山东省本土人力资本水平 | 第47-48页 |
·建立人员流动机制 | 第48页 |
·营造内资企业吸收和使用新技术的环境 | 第48-49页 |
·改善山东省投资环境 | 第49-50页 |
·创造平衡有序的山东省内竞争环境 | 第49页 |
·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| 第49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