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2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 | 第14-22页 |
·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| 第14-17页 |
·要素流动性标准 | 第14-15页 |
·经济开放度标准 | 第15页 |
·经济与产品多样化标准 | 第15-16页 |
·通货膨胀相似性标准 | 第16页 |
·政策一体化标准 | 第16-17页 |
·金融一体化标准 | 第17页 |
·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新进展 | 第17-19页 |
·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进行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东亚地区的经济开放度 | 第20页 |
·东亚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和政策一体化 | 第20页 |
·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的趋同性 | 第20-22页 |
3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 | 第22-25页 |
·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巨大推动 | 第22页 |
·对世界区域货币合作的借鉴 | 第22-23页 |
·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| 第23页 |
·全球金融危机催生新一轮东亚货币合作 | 第23-25页 |
4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进展 | 第25-37页 |
·清迈协议 | 第25-28页 |
·清迈协议的主要内容 | 第26-27页 |
·《清迈协议》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页 |
·《清迈倡议》的多边化趋势 | 第27-28页 |
·亚洲货币基金 | 第28-33页 |
·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| 第28-29页 |
·亚洲货币基金的相关构想 | 第29-32页 |
·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的主要困难 | 第32-33页 |
·亚洲债券市场 | 第33-37页 |
·亚洲债券市场的含义 | 第33页 |
·建立亚洲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| 第33-34页 |
·有关亚洲债券市场的相关尝试和进展 | 第34-35页 |
·亚洲债券市场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5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进展缓慢的原因 | 第37-43页 |
·最优货币区的部分条件尚不满足 | 第37-40页 |
·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高 | 第37-38页 |
·经济开放度差异较大 | 第38页 |
·金融一体化程度较低 | 第38页 |
·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 | 第38-39页 |
·通货膨胀相似性程度低 | 第39-40页 |
·缺乏“主导货币”和核心领导国 | 第40-41页 |
·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 | 第41-42页 |
·美国方面的阻力 | 第42-43页 |
6 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 | 第43-54页 |
·加强区域内各类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调 | 第43-45页 |
·推动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 | 第44页 |
·加强东亚地区的贸易和金融政策协调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东亚区域内的汇率政策协调 | 第45页 |
·加强东亚地区合作的政治基础 | 第45-46页 |
·发展平等互利的中日关系 | 第46页 |
·增强东亚各国之间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| 第46页 |
·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 | 第46-48页 |
·东亚各国大力开展经济互助 | 第47页 |
·继续推进自贸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设 | 第47-48页 |
·争取货币合作核心领导国的地位 | 第48-54页 |
·大力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| 第49-51页 |
·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| 第51-52页 |
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| 第52-54页 |
7 理论思考 | 第54-57页 |
·坚强的政治联盟是实现货币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| 第54-55页 |
·统一的中央银行和共同的货币政策是货币合作的保障 | 第55页 |
·统一区域货币是货币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| 第55-57页 |
总结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后记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