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

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及其资源化途径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英文摘要第3页
1 绪论第6-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6-8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8-9页
2 我国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评析第9-16页
    2.1 什么是工业废弃物、资源、资源化第9-11页
    2.2 我国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1-16页
3 工业废弃物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第16-24页
    3.1 管制模式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理论依据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管制的层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管制的弊端第17-18页
    3.2 工业预防模式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理论依据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预防模式的层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预防模式的动力及障碍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3.3 两种废弃物管理模式的经济比较第22-24页
4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4.1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基础第24-25页
    4.2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分析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社会效益评价分析第28-32页
5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途径研究第32-60页
    5.1 社会层面:转变工业经济模式第3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非均衡的工业经济模式评析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均衡的循环经济模式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借鉴第42-43页
    5.2 企业园区层面: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理论依据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基本思路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我国现有规划实践及障碍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5.3 企业层面:实施清洁生产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清洁生产的概念、内涵及特点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清洁生产的基本思路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实证研究第55-60页
6 我国实施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保障机制第60-63页
    6.1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第60页
    6.2 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第60页
    6.3 利用经济手段,形成资源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第60-61页
    6.4 建立资源化产业服务机构第61页
    6.5 集中人才与技术优势,建立科研生产基地第61页
    6.6 加强应用基础与应用开发研究,开发形成技术支撑体系第61-63页
7 结论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7页
附录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管定减径过程的理论计算研究及有限元模拟分析
下一篇: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指纹采集系统开发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