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本文中出现的缩略语 | 第13-1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8-26页 |
1.1 生物细胞成像及图像分析概述 | 第18-21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贡献 | 第23-24页 |
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定量相位成像技术原理 | 第26-42页 |
2.1 定量相位成像技术概论 | 第26-28页 |
2.2 时间域相位调制和相位测量 | 第28-32页 |
2.2.1 相位调制的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2.2 相位测量的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3 相位提取的算法 | 第32-42页 |
2.3.1 采样条件 | 第32-33页 |
2.3.2 相位提取算法 | 第33-36页 |
2.3.3 几种常用相位提取算法的方程 | 第36-40页 |
2.3.4 去除相位不定性 | 第40-42页 |
第3章 三维高分辨折射率相位显微镜系统 | 第42-52页 |
3.1 系统总体结构 | 第42-46页 |
3.1.1 系统示意图 | 第42-43页 |
3.1.2 实验装置图 | 第43-44页 |
3.1.3 系统设计 | 第44-46页 |
3.2 相位与幅值的提取 | 第46-52页 |
3.2.1 数据采集 | 第46-47页 |
3.2.2 相位与幅值的计算 | 第47-48页 |
3.2.3 相位去包裹处理 | 第48-50页 |
3.2.4 入射角的计算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层析相位显微镜 | 第52-71页 |
4.1 层析相位显微镜 | 第52-64页 |
4.1.1 相位投影近似 | 第52-55页 |
4.1.2 有限角度投影数据的处理 | 第55-57页 |
4.1.3 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57-64页 |
4.1.4 总结 | 第64页 |
4.2 改进算法的层析相位显微镜 | 第64-70页 |
4.2.1 单个HeLa细胞实验 | 第67-68页 |
4.2.2 双层聚苯乙烯微珠实验 | 第68-69页 |
4.2.3 总结 | 第69-70页 |
4.3 讨论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衍射层析相位显微镜 | 第71-94页 |
5.1 傅立叶衍射定理 | 第71-77页 |
5.1.1 Born一级近似 | 第71-75页 |
5.1.2 Rytov一级近似 | 第75-77页 |
5.2 有限角度投影数据的处理 | 第77-78页 |
5.3 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78-92页 |
5.3.1 修正Shepp-Logan模型研究 | 第79-82页 |
5.3.2 单个聚苯乙烯微珠实验 | 第82-86页 |
5.3.3 单个HeLa细胞实验 | 第86-87页 |
5.3.4 单层聚苯乙烯微珠实验 | 第87-89页 |
5.3.5 双层样本实验 | 第89-92页 |
5.4 总结与讨论 | 第92-94页 |
第6章 面向对称结构的图像分析技术 | 第94-111页 |
6.1 面向对称结构的图像分析技术 | 第95-96页 |
6.2 应用:microPET成像技术定量分析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 | 第96-111页 |
6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7-99页 |
6.2.2 实验方案 | 第99页 |
6.2.3 实验步骤 | 第99-101页 |
6.2.4 图像处理与结果 | 第101-108页 |
6.2.5 讨论 | 第108-111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1-113页 |
7.1 本文工作的总结 | 第111-112页 |
7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