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固体物理学论文--固体性质论文--光学性质论文--发光学论文

Al6Si2O13和Ba1.1-yMgyAl11.8O19发光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-4页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9页
    1.1 发光材料基质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铝酸盐基质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硅酸盐基质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其他基质第22-23页
    1.2 敏化剂第23-24页
    1.3 助熔剂第24页
    1.4 电荷补偿剂第24-25页
    1.5 发光机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晶体场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能带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1.6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 1.7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-29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-37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与所用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30页
    2.2 发光材料的配方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2.3 本实验制备工艺流程第32-34页
    2.4 荧光粉性能测定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紫外光照射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荧光光谱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热重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扫描电镜测试(SEM)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漫反射光谱测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拉曼光谱测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第35-37页
第三章 Al_6Si_2O_(13)发光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第37-51页
    3.1 激活剂种类对发光性能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3.2 Al_6Si_2O_(13):Cr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第38-40页
    3.3 Cr~(3+)浓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3.4 助熔剂对莫来石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1-44页
    3.5 掺杂剂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3.6 烧结温度对莫来石发光材料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3.7 烧结时间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3.8 物相分析第47页
    3.9 热重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3.10 SEM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3.11 机理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Ba_(1.1-y)Mg_yAl_(11.8)O_(19)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1-73页
    4.1 Ba_(0.5)Mg_(0.6)Al_(11.8)O_(19):Mn~(4+)红色荧光粉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第51-52页
    4.2 激活剂Mn~(4+)含量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4.3 Mg~(2+)含量的影响第54-58页
    4.4 助熔剂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4.5 烧结温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4.6 保温时间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 4.7 XRD物相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4.8 TG-DTA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4.9 XPS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4.10 漫反射光谱第68-69页
    4.11 拉曼光谱第69-70页
    4.12 SEM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4.13 荧光衰减第71页
    4.14 溶胶-凝胶法合成Ba_(0.5)Mg_(0.6)Al_(11.8)O_(19):Mn~(4+)荧光粉第71-72页
    4.15 机理分析第72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五章 结论第73-75页
    5.1 Al_6Si_2O_(13)发光材料第73页
    5.1 Ba_(1.1-y)Mg_yAl_(11.8)O_(19)发光材料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-87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7-88页
附件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稀土掺杂钴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镍锌铁氧体基TaN薄膜微波负载及隔离器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