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1.1.3 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5-19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1.4.1 本文创新 | 第21-22页 |
1.4.2 本文不足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我国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理论分析 | 第23-29页 |
2.1 供求理论 | 第23页 |
2.2 蛛网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 一价定律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4 货币政策影响价格的相关理论 | 第25-28页 |
2.4.1 现金交易数量论 | 第25-26页 |
2.4.2 现金余额数量论 | 第26-27页 |
2.4.3 凯恩斯的“流动性偏好”理论 | 第27页 |
2.4.4 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5 理性预期理论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我国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态势与影响因素 | 第29-35页 |
3.1 我国粮食价格的现状与波动趋势 | 第29-30页 |
3.2 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 | 第30-35页 |
3.2.1 供需因素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2 金融类因素分析 | 第32-35页 |
第4章 金融因素影响我国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的实证分析 | 第35-47页 |
4.1 关于数据的选取、收集和处理的说明 | 第35-36页 |
4.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 实证分析方法的说明 | 第38页 |
4.4 平稳性检验 | 第38-40页 |
4.5 JOHENSEN协整检验 | 第40-41页 |
4.6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| 第41-43页 |
4.7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| 第43-47页 |
第5章 后危机时代调控我国粮食价格的政策选择 | 第47-52页 |
5.1 微观层面的政策选择 | 第47-48页 |
5.2 政府层面的政策选择 | 第48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