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局域网(LAN)、城域网(MAN)论文

IPv4/IPv6校园网环境下流量监测系统的设计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绪论第8-1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8-9页
   ·本文的组织结构第9-10页
2 I Pv6协议第10-16页
   ·IPv6的新特性第10-11页
   ·IPv6地址介绍第11-13页
     ·IPv6地址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  ·IPv6地址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·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双栈技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隧道技术第14页
     ·NAT-PT地址转换技术第14-16页
3 网络测量相关知识介绍第16-23页
   ·网络测量的意义第16页
   ·网络测量技术概述第16-19页
     ·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第17页
     ·测量对象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单点测量和多点测量第19页
   ·网络流量监测相关技术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SNMP/RMON的监测技术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基于数据采集探针的监测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NotFlow/sFlow的监测技术第21-23页
4 流量监测系统的设计第23-49页
   ·数据采集模块第25-31页
     ·Libpcap抓包工具介绍第25-29页
     ·零拷贝技术和PF_RING第29-31页
   ·网络协议分析模块第31-42页
     ·数据链路层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网络层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·传输层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应用层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·数据存储模块第42-44页
   ·数据表示模块第44-45页
   ·服务器性能监测模块第45-49页
     ·Cacti介绍第46页
     ·Cacti架构第46-49页
5 流量监测系统架设和测试第49-55页
   ·测试环境第49-50页
   ·流量测试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工具测试第50-52页
     ·人工测试第52页
   ·流量统计和测试结果第52-55页
     ·IPv4和IPv6实时流量监测第52页
     ·应用层的统计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服务器性能监测结果第53-55页
结论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码头泊位延迟问题的干扰管理模型研究
下一篇: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入侵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