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英文缩略表 | 第9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第1章 实验研究 | 第12-32页 |
| 1.1 病例选择 | 第12-13页 |
| 1.1.1 病例来源 | 第12页 |
| 1.1.2 诊断标准 | 第12页 |
| 1.1.3 纳入标准 | 第12页 |
| 1.1.4 排除标准 | 第12-13页 |
| 1.2 资料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1.2.1 一般资料 | 第13页 |
| 1.2.2 分组方法 | 第13页 |
| 1.2.3 对照药选择依据 | 第13-14页 |
| 1.2.4 服药方法 | 第14页 |
| 1.2.5 标本采集 | 第14页 |
| 1.2.6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14页 |
| 1.2.7 测定MMP-3、IL-1β 和TGF-β1 试验原理 | 第14页 |
| 1.2.8 血清含量测定步骤 | 第14-15页 |
| 1.2.9 统计学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3 结果 | 第16-20页 |
| 1.3.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| 第16页 |
| 1.3.2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MMP -3 浓度的变化情况 | 第16-17页 |
| 1.3.3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IL-1β 浓度的变化情况 | 第17-18页 |
| 1.3.4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TGF-β1 浓度的变化情况 | 第18-19页 |
| 1.3.5 TGF-β1 与IL-1β、MMP-3 相关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1.4 讨论 | 第20-28页 |
| 1.4.1 西医对腰椎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| 第20-21页 |
| 1.4.2 MMP-3、IL-1β 及TGF-β1 与腰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| 第21-24页 |
| 1.4.3 中医对腰椎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| 第24-26页 |
| 1.4.4 腰痛宁胶囊概述与各药材药效 | 第26-28页 |
| 1.5 小结 | 第2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8-32页 |
| 第2章 综述 | 第32-48页 |
| 2.1 腰椎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 | 第32-36页 |
| 2.1.1 腰椎解剖因素 | 第32-34页 |
| 2.1.2 退变因素 | 第34-35页 |
| 2.1.3 细胞分子因素 | 第35-36页 |
| 2.1.4 生物力学因素 | 第36页 |
| 2.2 中医对腰椎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36-38页 |
| 2.2.1 正气不足 | 第36-38页 |
| 2.2.2 外邪侵袭 | 第38页 |
| 2.3 西医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 | 第38-40页 |
| 2.3.1 药物治疗 | 第38-40页 |
| 2.3.2 小关节注射治疗 | 第40页 |
| 2.3.3 手术治疗 | 第40页 |
| 2.4 中医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 | 第40-43页 |
| 2.4.1 中药内治法 | 第40-41页 |
| 2.4.2 中药外治法 | 第41-42页 |
| 2.4.3 针灸治疗 | 第42页 |
| 2.4.4 综合疗法 | 第42-43页 |
| 2.5 展望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| 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附录A MMP-3、IL-1β 及TGF-β1 浓度标准曲线图 | 第49-50页 |
| 附录B 血清ELISA检测结果 | 第50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54-5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5-56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