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北京棒杆菌(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)天冬氨酸激酶定点突变及功能分析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来源第9页
    1.2 天冬氨酸激酶概述第9-11页
    1.3 天冬氨酸激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天冬氨酸激酶国内研究进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天冬氨酸激酶国外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谷氨酸棒杆菌(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)中AK第12-14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第14-15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5-23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种与质粒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和培养基2.1.3 相关缓冲液配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相关缓冲液配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仪器与设备第17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突变位点的确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重组质粒提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K基因验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饱和定点突变及高通量引物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E. coli(BL21)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质粒转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突变株初筛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突变体AK粗酶液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AK粗酶液纯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AK酶活力测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考马斯亮蓝方法测定AK总蛋白含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Western Blotting验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AK酶动力学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3 酶学性质研究第22-23页
3 结果与分析第23-36页
    3.1 M372、G377和V378突变位点确定第23页
    3.2 突变PCR及AK基因验证第23-24页
    3.3 突变结果第24-25页
    3.4 SDS-PAGE和Western blotting第25页
    3.5 突变体AK的动力学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3.6 最适温度和最适pH对M372I AK、G377F AK和V378F AK活力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3.7 酶活力稳定性研究第29-30页
    3.8 不同金属离子对AK活力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3.9 不同有机溶剂对AK活力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3.10 底物抑制剂对AK活力的影响第34-36页
4 讨论第36-40页
    4.1 M372I AK第36-37页
    4.2 G377F AK第37-38页
    4.3 V378F AK第38-40页
5 结论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6页
作者简介第46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二氯喹啉酸降解菌Z2的降解特性及土壤修复研究
下一篇:LOC401296分子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