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6页 |
2.1.1 实验前准备 | 第16页 |
2.1.2 供试土壤 | 第16页 |
2.1.3 供实植物 | 第16页 |
2.2 试验设计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3 试剂与仪器 | 第18页 |
2.4 试验内容及分析测定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调亏灌溉对超级稻‘深两优5814’农艺性状的影响 | 第20-29页 |
3.1 调亏灌溉对株高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3.2 调亏灌溉对根冠比的影响 | 第21-24页 |
3.3 调亏灌溉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3.4 调亏灌溉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.5 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调亏灌溉对超级稻‘深两优5814’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29-44页 |
4.1 调亏灌溉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4.2 调亏灌溉对超级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32-42页 |
4.2.1 拔节孕穗期调亏灌溉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4.2.2 抽穗开花期调亏灌溉对生理特性的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4.2.3 灌浆结实期调亏灌溉对生理特性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4.3 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不同处理对产量与耗水量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5.1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| 第44页 |
5.2 不同处理对耗水量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5.3 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| 第45-46页 |
5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6.1 结论 | 第47-48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48页 |
6.3 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