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民刑交叉与民间借贷合同效力概述 | 第11-18页 |
(一)民刑交叉的基本理论 | 第11-14页 |
1.民刑交叉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2.民刑交叉的情形 | 第12页 |
3.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模式 | 第12-14页 |
(二)民间借贷合同效力概述 | 第14-18页 |
1.民间借贷的界定及类型 | 第14-15页 |
2.民间借贷合同效力的判断 | 第15-18页 |
二、民刑交叉案件中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原则 | 第18-21页 |
(一)区分刑法与民法的功能 | 第18页 |
(二)注重刑法与民法的关联思维 | 第18-20页 |
(三)平衡合同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| 第20页 |
(四)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 | 第20-21页 |
三、民刑交叉案件中民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现状 | 第21-27页 |
(一)涉罪民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现状 | 第21-24页 |
1.立法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司法实践 | 第22-23页 |
3.涉罪民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不同观点 | 第23-24页 |
(二)涉罪民间借贷合同效力的检讨 | 第24-27页 |
1.“有效说”之批判 | 第24-25页 |
2.“无效说”之批判 | 第25-27页 |
四、民刑交叉案件中民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情形的具体分析 | 第27-36页 |
(一)涉诈骗类犯罪合同效力的认定 | 第27-30页 |
1.涉诈骗类犯罪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 | 第27-30页 |
2.“涉嫌诈骗类犯罪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”的法理考证 | 第30页 |
(二)涉非法集资类犯罪合同效力的认定 | 第30-32页 |
1.涉非法集资类犯罪合同类型复杂 | 第30-31页 |
2.涉非法集资类犯罪合同效力不宜一概而论 | 第31-32页 |
(三)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犯罪合同效力的认定 | 第32-36页 |
1.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借贷合同效力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2.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犯罪合同效力区分情况认定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注释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