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物权论文

论赃物的善意取得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目录第11-13页
第1章 引言第13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境外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7-18页
    1.5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8-19页
第2章 赃物和善意取得概述第19-25页
    2.1 赃物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善意取得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善意取得的渊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善意取得的性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善意取得的范围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赃物适用善意取得的正当性第25-35页
    3.1 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立法例第25-26页
    3.2 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学术争论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肯定赃物善意取得的学说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否定赃物善意取得的学说第27-28页
    3.3 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司法实践第28-30页
    3.4 赃物适用善意取得的理由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赃物善意取得符合公示公信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赃物善意取得属于民事法律调整范围第31-3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3-35页
第4章 我国赃物善意取得的适用第35-45页
    4.1 赃物善意取得的适用对象第35-37页
    4.2 赃物善意取得中的“善意”第37-40页
    4.3 赃物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原权利人、无权处分人、第三人之间的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关于赃物回复请求权的问题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关于赃物回首善意取得的问题第43-44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44-45页
结论与展望第45-47页
    1、结论第45页
    2、展望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1页
致谢第51-5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众认知视角下新闻发布的修辞策略与传播路径研究--以突发事件为例
下一篇:基于SPC对C公司产品质量问题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