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22页 |
1.1 概述 | 第10页 |
1.2 稻草热解制备生物燃油 | 第10-17页 |
1.2.1 微波辅助快速催化热解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2.2 生物质共热解技术 | 第11-13页 |
1.2.3 其它提高生物油品质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4 生物质预处理 | 第15-17页 |
1.3 稻草制备多孔吸附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4 课题来源 | 第18页 |
1.5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稻草与植物油皂脚微波辅助快速催化共热解制备生物燃油研究 | 第22-37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2.1.2 主要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原材料的性质与前处理 | 第24-25页 |
2.2.1 前处理 | 第24页 |
2.2.2 基本元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3 有效氢碳比计算 | 第25页 |
2.3 工艺路线与反应装置 | 第25-27页 |
2.4 微波辅助共热解产物分布和产物组成的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4.1 微波辅助共热解产物分布 | 第27-28页 |
2.4.2 生物油组成分析 | 第28页 |
2.4.3 生物炭元素组成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5页 |
2.5.1 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和生物油组分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5.2 原料/催化剂比例对热解产物分布和生物油组分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2.5.3 稻草/皂脚比例对热解产物分布和生物油组分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2.5.4 生物炭的元素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微波干法预处理对共热解的影响 | 第37-47页 |
3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37-38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1.2 主要仪器 | 第38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8-40页 |
3.2.1 生物质材料的前处理 | 第38页 |
3.2.2 微波烘焙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3.2.3 微波辅助快速催化共热解预处理稻草与皂脚 | 第39-40页 |
3.3 产物分析 | 第40页 |
3.3.1 预处理后稻草的分析 | 第40页 |
3.3.2 共热解所得产物产物分布及生物油组成成分的分析 | 第40页 |
3.4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5页 |
3.4.1 不同条件预处理对稻草性质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4.2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共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4.3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4.4 Mg(OH)_2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稻草制备多孔陶瓷吸附材料 | 第47-59页 |
4.1 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7-48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47-48页 |
4.1.2 主要仪器 | 第48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8-52页 |
4.2.1 前处理 | 第48-49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49-51页 |
4.2.3 多孔陶瓷物理性质表征 | 第51-52页 |
4.2.4 多孔陶瓷物对重金属镉(Cd)的吸附能力 | 第52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4.3.1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质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3.2 稻草添加量对多孔陶瓷性质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3.3 玻璃/红土比例对多孔陶瓷性质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3.4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3.5 多孔陶瓷对水中重金属镉的吸附能力 | 第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59-60页 |
5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