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12-19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13-14页 |
二、选题意义及其价值 | 第14页 |
三、中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五、创新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《左传》赋诗“造篇”研究综述 | 第19-43页 |
第一节 《左传》赋诗中的“造篇”与“述古” | 第19-29页 |
第二节 “造篇”在《诗经》中的特殊性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《左传》赋诗“造篇”研究现状 | 第32-43页 |
第二章 联姻外交背景下透视《卫风·硕人》——国人“美联姻”而作 | 第43-66页 |
第一节 “诫庄姜”说 | 第44-46页 |
第二节 “闵庄姜”说 | 第46-49页 |
第三节 “责庄公”说 | 第49-51页 |
第四节 “回庄公意”说 | 第51-53页 |
第五节 “美庄姜”说 | 第53-55页 |
第六节 “美联姻”说 | 第55-57页 |
第七节 卫人赋《硕人》歌咏齐卫联姻 | 第57-66页 |
第三章 情与礼的矛盾冲突——论《鄘风·载驰》的艺术内涵 | 第66-85页 |
第一节 “归卫不得”说 | 第67-75页 |
第三节 “归卫吊唁”说 | 第75-79页 |
第三节 “至齐谋救卫”说 | 第79-82页 |
第四节 《载驰》——以情礼斗争凸显爱国激情的政治抒情诗 | 第82-85页 |
第四章 “下以刺上”的谲谏——《郑风·清人》诗旨考辨 | 第85-102页 |
第一节 “刺文公”说 | 第86-91页 |
第二节 “刺高克”说 | 第91-92页 |
第三节 “刺清人”说 | 第92-93页 |
第四节 “郑人惜师”说 | 第93-94页 |
第五节 “美高克”说 | 第94-95页 |
第六节 “美清人”说 | 第95-97页 |
第七节 《清人》为讽刺而作 | 第97-102页 |
第五章 从死风俗下的《秦风·黄鸟》创作——兼论咏“三良”诗文的创作及其对《黄鸟》诗旨解读的影响 | 第102-119页 |
第一节 《黄鸟》诗旨考辨 | 第103-113页 |
第二节 历代咏“三良”诗文中的“三良从死”之争 | 第113-116页 |
第三节 咏“三良”诗文对《黄鸟》诗旨解读的影响 | 第116-119页 |
第六章 《左传》赋诗“造篇”综合研究 | 第119-153页 |
第一节 《左传》载“造篇”诗本事与后世“造篇”解读的关系 | 第120-126页 |
第二节 “造篇”诗旨解读机理及特征 | 第126-147页 |
第三节 “造篇”在后世的传播与影响 | 第147-153页 |
结语 | 第153-1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5-160页 |
致谢 | 第160-161页 |